政務“便民小站”的啟示(財經觀)
為群眾解難題,讓管理部門降成本,幫商業機構獲美譽,這樣多方共贏的政務服務下沉,多多益善
“不用開車去城區的社保大廳,在家門口就能完成社保參保繳費,真方便!”近日,在江蘇揚州邗江區公道鎮,剛剛辦完社保業務的市民孫女士對設在小區附近銀行網點的“便民小站”贊不絕口。
過去,在揚州當地,繳費人往往要到所屬市縣城區的社保大廳才能辦理社保參保繳費業務。像公道鎮這樣的鄉鎮,距離城區的社保大廳有幾十公里,往返要花費很長時間。如今,揚州市稅務局聯合人社部門和銀行打造了“便民小站”,利用量大面廣的銀行網點將社保服務從城區延伸到鄉鎮,實現社保卡申領、參保信息查詢、社保關系轉移和社保費繳納等幾十項內容“一站通辦”,極大地方便了繳費人。對政府部門來說,將需求量大、辦理頻次高的業務下放,也大大減輕了市縣城區社保大廳的服務壓力,有助于提升整體服務質量。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在很多地方,一些政務服務“全省通辦”的窗口已經下沉至鄉鎮。如今,“便民小站”將服務又送到百姓身邊。在這種“便民小站”模式中,政府管理部門借用商業機構網點開展服務,節省了自搭平臺、自建渠道的財政投入;銀行提供政務服務窗口,提高了自身的客戶黏性,也帶動了其他金融業務的獲客能力,如此政企合作,可謂優化政務服務、提高治理能力的好招。為群眾解難題,讓管理部門降成本,幫商業機構獲美譽,這樣多方共贏的政務服務下沉,多多益善。
緊跟群眾需求,可以讓政務服務更加精細化。與菜市場里改衣服、配鑰匙的便民點異曲同工,政務服務“便民小站”重在方便百姓。站點開在哪里、辦理哪些業務,在考察、設計過程中,要多換位思考、多聽群眾意見,力求破難點、通堵點、展亮點。比如,若設在產業園區,到銀行辦事的客戶,很可能也是企業辦稅人員,此處可重點開展“金融服務+涉稅業務”的打包服務。與一般辦事大廳定位不同,“便民小站”的營業時間、營業方式也可以更加靈活。例如,開設24小時自助服務區,設置社保、涉稅業務自助終端,以照顧靈活就業群體;針對特殊復雜業務推出預約定制服務,提供“一對一”輔導,解決群眾個性化難題。
深化共建共用共享機制,需持續提高協同服務能力。一方面,讓政務服務類“便民小站”高效運營,各部門要打破信息壁壘,在后端共享數據;另一方面,不同于傳統的業務網點、專業窗口,“便民小站”的服務內容往往是“整合型”的,對工作人員的復合型知識儲備、綜合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業務培訓、制定業務清單、明確辦理流程乃至出臺應急措施,確保一套服務標準對外,惠企利民不打折扣。
政務服務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業務能不能辦、易不易辦,直接影響群眾的利益與信賴。推出“便民小站”是一項積極嘗試,我們也期待今后能出現更多實招妙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5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