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從“經濟通道”邁向“通道經濟”
近日,海拉爾至蒙古國烏蘭巴托市定期航班正式恢復通航。本次復航,標志著海拉爾與蒙古國人員往來的全面恢復,更意味著呼倫貝爾對外開放與經貿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緊緊圍繞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聚焦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戰略定位,聚焦產業發展攻堅突破,做足“邊”的文章。呼倫貝爾市在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對俄蒙“八口通商”的口岸優勢和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打造泛口岸產業集群,努力推動“經濟通道”向“通道經濟”轉變,促進“過路經濟”向“落地經濟”轉型。
呼倫貝爾市以口岸為依托和節點,實施向內拉動、向外延伸發展。滿洲里公路口岸試行24小時貨運通關5月15日正式開啟,成為全國首個24小時貨運通關的邊境公路口岸;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批復;線上綜合服務平臺、中歐班列拼裝集散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連續舉辦十七屆海拉爾·中俄蒙經貿展洽會,并晉升為自治區級展會。呼倫貝爾市持續鞏固拓展與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布里亞特共和國、蒙古國蘇赫巴托省等地區的經貿聯系,積極推動企業與俄羅斯在礦產資源開發、木材加工、農業種植等領域開展合作。
今年4月,滿洲里市出臺支持市場采購貿易試點行動方案,進一步提升滿洲里市場采購貿易便利化水平,擴大市場采購貿易規模,發揮重點會展貿易促進平臺作用,同時充分利用海拉爾中俄蒙經貿展洽會等展會平臺,增進國內外貿易交流。
在連接和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通道和引擎方面,呼倫貝爾市強力推進滿洲里綜合樞紐口岸建設,優化阿日哈沙特、額布都格、黑山頭等口岸功能,加強海拉爾航空口岸建設,拓展陸海聯運通道,連通沿海港口,構建起外聯俄蒙、內接腹地的雙向開放格局。
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呼倫貝爾市(含滿洲里市)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17.62%,進出口總值增速高于自治區72.57個百分點,排全區第二位。今年前4個月,呼倫貝爾市口岸客運量同比增長264%,口岸貨運量同比增長58.2%,其中對俄進出口貨運量同比增長53%。(記者 李玉琢 呼倫貝爾日報記者 徐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