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扎實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
2023年6月1日,秦皇島市正式印發《秦皇島市征收土地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指導標準》,補償種類更加齊全,補償方式更加靈活,制定的補償指導價格也符合各縣區土地征收補償實際,最大限度保障被征地農民依法得到附著物補償的合法權益。
“《秦皇島市征收土地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指導標準》的修訂出臺,標志著秦皇島市‘一法兩條例’涉及的土地征收補償改革任務全面完成。”秦皇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馬力濤表示,該規范性文件的出臺將對秦皇島市各縣區開展土地征收和實施地上附著物補償工作發揮積極指導作用,能夠確保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原來林木補償依據的是樹齡,雖然標準比較明確,但是在實際補償時需要將林木砍伐才能準確判斷年輪,現在新的標準依據樹徑進行補償,直接用皮尺一量就可以了,老百姓也非常認可這種補償方法。”秦皇島市撫寧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齊立昆介紹。
開展自然資源普法宣傳活動。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這是河北省自然資源系統完善自然資源制度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為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建設美麗河北,近年來,河北省自然資源廳扎實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完善自然資源制度體系,規范行政權力運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進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法治護航小組研討卷宗內容。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嚴格執法,建立健全執法監管制度,制定《土地礦產衛片執法工作規范》《土地執法監管共同責任機制》《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規范執法行為。修訂自然資源行政裁量辦法和裁量基準,制定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于處罰清單。
建立占補平衡全過程監管機制、增違掛鉤制度,制定印發《河北省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與補充耕地指標掛鉤管理辦法(試行)》,違法用地、非法用礦問題連年下降。修訂完成《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逐步推進耕地復墾費、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等制定完善。
調研法治建設工作。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聚焦國家大事和重大戰略,強化要素支撐,河北省自然資源廳推進工程建設項目規劃用地改革、“多規合一”“多測合一”“標準地”出讓等30余項改革措施。穩妥有序推進權力下放工作,今年繼續提高放權精準度和監管有效性,擬將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測繪資質審批等四項省級行政許可事項下放至河北省各設區市。
開展自然資源普法宣傳活動。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創新機制,開展自然資源法治護航行動,制定《法治護航三年行動工作方案》,從立法、制定政策規定、起草草案、討論修改、合法性審查、監督執行全鏈條參與,實現全面護航,從事后服務變為靠前服務,大力做好普法宣傳工作,充分發揮法治的保障作用。(朱鵬濤、李城北、王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