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御河煥新顏 南長河沿線整治提升項目竣工
人民網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董兆瑞)碧水湯湯潤兩岸,古老御河煥新顏。記者從海淀區發改委獲悉,南長河沿線整治提升項目日前竣工。據了解,此次整治提升增加了觀景平臺,市民不僅可以沿長河濱水步道漫步,還可以停下匆匆的腳步欣賞長河美景。
據了解,南長河是北京唯一的皇家御河,也是大運河引水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長河沿線整治提升項目自中關村南大街至藍靛廠南路,總長度為3.2公里。建設后的南長河濱水步道,將實現自長河閘至車道溝東路1公里水岸的濱河步道貫通,實現昆玉河濱水步道、南長河濱水步道貫通,開辟“御河游”濱水步行線路,將昆玉河、南長河沿線的頤和園、長春健身園、巴溝山水園、金源娛樂園、南長河公園、紫竹院公園以及北京動物園串聯起來,銜接綠地總面積,約343公頃,實現藍綠融合。
海淀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景觀總體采用倚杖欄桿、須彌座、傳統紋樣等傳統中式風格,再現“皇家威嚴、長河盛景”。項目治理過程中,海淀區將原有河道濱水步道由1米拓寬至1.5米,可實現雙人并行,并承擔部分市政人行道使用功能,緩解市政交通通行壓力,減輕半壁街人車混行的情況。
同時,在河道沿線增設豎向臺階及觀景平臺,市民不僅可以沿長河濱水步道游賞,還可以停下腳步欣賞長河美景,感受皇家御河的大氣與寧靜。除此之外,此次整治提升還改善原有場地春夏冬三季單調的植物景觀,補植了高大柳樹,并依照歷史資料于河道兩岸種植山桃、碧桃等春花樹種。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前的南長河岸邊存在多處市政排水口,對河道水質產生一定影響。此次河道整治,充分考慮河道狹窄、空間有限的現狀條件,采用泥沙旋流設備,在沿線增加11處凈水設施,減少泥沙、油污等污染物入河。此次整治提升還著重體現河道文化內涵,結合現存的重要歷史文物,通過修繕周邊環境、風格呼應等手法,向市民普及大運河文化帶知識,實現皇家御河文化與大運河文化的充分表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