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發揮審計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
6月26日,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侯凱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了《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一年來,審計機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把握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立足經濟監督定位,聚焦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審計主責主業,深入開展研究型審計,更好發揮審計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以有力有效的審計監督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就今年審計工作報告的重點問題,記者專訪了審計署政策研究室有關負責人。
記者:報告是如何體現堅持和加強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有關負責人: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推動新時代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政治統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審計擔負重要使命,要立足經濟監督定位,聚焦主責主業,更好發揮審計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近年來,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審計體制實現系統性、整體性重構,審計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一年來,審計始終心懷“國之大者”,按照黨中央的部署要求,堅決做到如臂使指,黨中央指哪兒打哪兒、打哪兒成哪兒,就像胳膊指揮手指那樣,得心應手、使用自如,真正把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貫穿于審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如審計工作報告“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是遵循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按照憲法和審計法規定開展的,著重反映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財政領域的落實情況;“重點民生資金審計”是貫徹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的要求,反映了審計工作落實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舉措;“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是按照黨中央《關于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要求,持續揭示企業、金融、行政事業和自然資源資產等4類國有資產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記者:報告是如何體現立足經濟監督定位,準確把握和高質量推進審計全覆蓋的?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有關負責人:審計全覆蓋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審計的重大政治任務,要求審計對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地方、部門和單位的監督權無一遺漏、無一例外,形成常態化、動態化震懾。一年來,審計監督如影隨形,兼顧質量和效率,著力消除監督盲區和死角。特別是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重點人員開展深度監督,讓他們在資金運用和權力運行中感到審計像影子一樣時時在身邊,始終對法律和監督懷有敬畏之心。審計工作報告中反映的審計項目都有一定比例的資金抽查量,反映的所有問題都有對應的財政財務數據支撐,得出的所有結論都用數據說話、用事實說話、用現場發現說話,始終做到論從事出、以事立論。如“中央財政管理審計”著重關注了稅務和海關部門組織財政收入、中央預算分配和投資計劃管理、中央決算草案編制、對地方財政監管等4個關鍵環節;“中央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明確了部門本級預算執行總體相對規范,但所屬單位仍問題多發,是今后一個時期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的重點,并著重揭示了部門所屬單位利用部門職權或行業資源違規牟利、收費或轉嫁攤派的問題?!爸卮筮`紀違法問題線索”中對行業性、系統性腐敗問題和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等腐敗重災區進行了重點、深入揭示。
記者:報告是如何體現深入揭示重大經濟風險隱患,推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的?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有關負責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一年來,審計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始終把揭示風險隱患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發揮觸角廣泛、反應快速等優勢和經濟運行“探頭”作用,結合具體審計領域,深入揭示重大經濟貪腐、重大財務舞弊、重大會計失真、重大生態損毀等突出風險,及時反映影響經濟安全的苗頭性、傾向性、普遍性問題,嚴肅查處飲鴆止渴、鋌而走險、風險綁架等惡意行為,推動源頭治理、防患于未然。如“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情況中,深入揭示了49個地區違規新增隱性債務415.16億元、20個地區違規發行專項債券198.21億元、54個地區至2022年底暫付款余額1481.39億元等影響財政安全的問題,推動有效緩解地方財政窘迫狀況;“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情況中,逐項揭示了4類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企業資產管理混亂、金融風險資產底數不實、行政事業資產配置使用不夠集約高效、生態環境風險隱患仍未消除等影響國有資產安全的問題。推動有效防范各類風險連鎖聯動,更加積極主動應對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記者:報告是如何體現堅持反腐治亂,充分發揮審計在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的?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有關負責人:審計專司經濟監督,沒有利益羈絆,在制約和監督經濟權力運行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年來,按照黨中央關于深化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部署要求,審計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查處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堅決查處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共發現并移送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300多起,共涉及1800多人。審計工作報告對重大問題線索逐條梳理,深入剖析出相關違紀違法問題的4個特征:一是行業性、系統性腐敗突出,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是重災區,二是政商關系邊界不清,公器私用問題凸顯,三是基層“微腐敗”和“小官大貪”時有發現,啃食群眾獲得感,四是財經紀律執行松弛,擾亂財經秩序。對于有關部門和地方靶向發力、標本兼治發揮了積極作用。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28日 10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