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黃山區新華鄉: 做實鏈上黨建 “小筍竹”變“大產業”
黃山市黃山區新華鄉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筍竹產業優勢,做實鏈上黨建,2023年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年產鮮筍650萬斤,全產業鏈產值達1.9億元。
突出黨建引領,夯實“四鏈合一”組織架構。建立綠色食品行業黨委,確定區農水局負責牽頭,加強對綠色食品行業系統內黨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實現“行業一抓一條線”。新華鄉3家筍竹企業單獨組建黨支部,7家筍竹企業共同制定黨建聯建機制,實行聯學、聯訓、聯動、聯管,構筑黨員學教平臺,解決小微企業黨員少、活動難、氛圍淡等問題。由筍竹企業黨支部牽頭制定《雷筍綠色種植示范和試點工作方案》,建立高品質雷竹基地3000余畝,在源頭種植上推動全鄉雷筍品質整體提升。
突出創新驅動,激發“四鏈合一”內生動力。扶持一批敢闖敢試、埋頭苦干的種養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土專家”王如俊發明的剝筍機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聯合體成員企業改進殺青鍋、烘房和熱風爐,每噸鮮筍的生產成本可降低近100元,該項技術也成功獲評2021年度市級“金點子”。根據企業生產發展需要,新華鄉黨委政府整合3個村的發展資金330萬元,新建倉儲冷鏈包裝一體化及一件代發中心并整體出租給企業,村集體根據投資額按比例每年獲得6%固定受益,打造“鄉鎮+村集體+非公企業”抱團發展模式。
突出融合并進,放大“四鏈合一”發展實效。加大線上銷售力度,筍竹聯合體企業先后入駐天貓平臺,同時在郵樂網、叮咚買菜等平臺銷售,線上的銷售渠道的拓展帶動了鮮筍收購價的上漲。新華鄉積極開展柔性引智引才,與浙江農林大學竹類研究所開展技術合作,聘請博士團隊編制筍竹產業發展規劃,為筍竹產業發展作頂層設計。同時建立鄉土人才資源庫,把分散的筍竹種植、加工方面的“土專家”“田秀才”納入管理和服務范圍,計劃通過4年左右時間,培養和造就筍竹產業鏈條所需的種植、加工、線上、線下銷售和三產融合鄉土人才100名。獲得國家實用性專利1項,“黃山筍干”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宛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