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投資沃土,南京江寧釋放吸引外資“強磁場”
這兩天,南京市江寧區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海外團。2個月前,在德國舉行的招商推介會上,一個“來江寧看看”的約定,讓多家德企來到江寧考察。
6月27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主辦的“投資中國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專場推介暨“第十屆開發區對話500強”活動將在江寧舉行。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記、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林濤將就招商引資分享經驗。
把優質的存量外資留下來,把更多高質量的外資引進來,江寧正在釋放吸引外商投資的“強磁場”。
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
重大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壓艙石”“強引擎”。今年1月至5月,江寧招引億元以上項目225個,簽約項目總投資額達1370億元,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
發展靠項目,項目靠招商。江寧區投資促進局專職副局長郭智峰清晰記得,新春伊始,全區就發起招商引資新攻勢,召開招大引強拼經濟動員大會,調動一切資源服務招商,發動一切力量參與招商。
4月16日至23日,江寧區海外招商團遠赴歐洲,在意大利、德國開展招商、推介活動?!霸诘聡囊粋€工業園區,我們開了一場小型推介會,20多家德國隱形冠軍企業、家族企業參加。”令郭智峰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德國企業負責人激動地說,這是三年來第一次與中國面孔面對面,非常感動。
這次推介會的成功與江寧做的前期工作密不可分。“到德國前,我們精心準備了德語推介手冊,介紹江寧的主導產業和發展亮點。”郭智峰回憶,那場推介會上,德國企業對他們豎起大拇指。一位德國企業家坦言,不少德國人對中國企業的印象還停留在代工廠階段,事實上,中國的發展超過很多人的預期。
所以,當江寧招商團向在場的德國企業發出來江寧考察的邀請,企業欣然同意。
困難困難,困在家里就難;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這次赴海外招商,讓江寧人信心倍增?!拔覀兏械酵馍掏顿Y中國市場的強烈意愿,大家對江寧的產業基礎、科教人文、投資環境很有信心。我們要主動出擊、精準對接?!苯瓕巺^主要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江寧區先后開展境外經貿交流活動5次,密集拜訪100多家知名企業、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簽約了一批優質項目、儲備了一批在談項目、獲取了一批線索信息。
不止于此,招商引資新格局的構建,為江寧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繪制了路徑圖。投資促進專班負責統籌協調,招商平臺負責市場運作,五大園區發揮主力軍團作用,八大產業鏈招商局發揮專業對口作用,江寧構筑了上下聯動、銜接順暢的招商引資“強磁場”。
項目服務如“十月懷胎”
“今年5月,我們成立了產品研發中心,進行獨立的新能源車型開發。長馬是馬自達在中國唯一的整車生產基地。這些年,江寧給了很大的支持,讓我們能夠穩定地生產?!遍L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執委辦公室總監張長杰說。
“江寧交通便利,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能夠快速地從供應商手中運到工廠,同時貨物也能快速發給客戶。”艾默生亞太流量業務運營副總裁朱良文介紹,該企業2007年在江寧建廠,2011年成立研發中心,2022年實現銷售額14億元。“公司的主要客戶來自石油化工行業,我們也在開拓新的市場領域,比如新能源、多晶硅等行業。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雙管齊下,公司將迎來加速發展?!闭劶拔磥恚錆M自信。
圍繞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中興通訊、上汽大通、中汽創智等一大批項目相繼落戶江寧、發展壯大,菲尼克斯、西門子、漢桑等外資企業深耕江寧、增資擴產。
漢桑(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柯海力依稀記得,20多年前,他在江寧為新工廠尋址。“那時土地很多,但配套設施不多。江寧區工作人員和我們深入討論,描繪了一幅發展藍圖,我們決定落戶于此。如今想來,我們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江寧發展日新月異,我們也成長為行業領軍者之一?,F在是發展的好時機,我們還將選擇在江寧增加投資。”他說。
2004年落戶江寧的科倍?。暇C械有限公司如今已是當地納稅百強企業?!?9年來,企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江寧全方位的服務,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這是我們堅定在中國投資的底氣?!痹摴究偛蒙蚓V定地說。
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關鍵靠營商環境。“重大產業項目從招引、簽約、落戶到深耕發展,就好似‘十月懷胎’,這是一個全生命周期的流程。”江寧區發改委副主任韓利紅打了一個比方,“今年年初,江寧推出重大產業項目服務專班,將要素資源進一步向項目集聚?!?/p>
韓利紅列出一組數字:江寧區深化“拿地即開工”工作機制,開通重大項目“綠色通道”服務,錨定全年新開工項目,將從征供地到發放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的時間,由過去的271天壓縮至121天,審批效率提升了50%以上。
通過加大海外招商力度、突出營商環境建設,江寧引來外資企業加速深耕。2018年以來,江寧區累計引進合同外資80.8億美元,年均到資9.88億美元,連續5年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南京市第一,連續3年位居全省區縣前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