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臨平舉辦“助企圓桌會”共話產業發展
“家紡企業相互間差異性強,數字化改造很難有借鑒參考的樣本,怎么辦?”會議室內,中服科創研究院經理汪慧努建議,“數字化改造的目的是減成本,增效益,改造的方案也要量身定制。”這是8月2日杭州臨平“助企圓桌會”的現場一幕。6位家紡企業負責人,加上政府部門負責人、助企服務員、行業專家等參與了這場“圓桌會”。
家紡是臨平傳統優勢產業。目前,臨平有家紡企業4000余家,已形成年產銷售約500億元規模的產業集群。臨平希望通過舉辦政府“做東”、專家“做客”、企業“問診”的三方圓桌會,互相交流經驗,解決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的問題。
“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化家紡產品將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個性化、差異化將成為競爭關鍵,未來更需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聽了服務型制造研究院(杭州)有限公司研究員陸雨翔的建議,在座的企業家連連點頭。而臨平區相關負責人也現場交辦,要求相關部門全力解決企業難點、堵點、痛點問題。
“圓桌會”輕松的氛圍,讓企業家們打開了“話匣子”。某布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莫衛鑫現場分享經驗,他建議從事數字化研發的企業,可以多開發一些個性化的數字化系統,而不是一個版本“通吃”大中小企業的市場。
從如何打破數字化轉型瓶頸、怎樣拓展市場,到家紡產業未來發展……腦力激蕩貫穿在整場交流中。一場“圓桌會”,也釋放出臨平持續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信號,給企業吃下一顆“定心丸”。“希望以后能多舉辦這樣的茶話會。”企業家們紛紛表示。
3個小時過去,現場熱烈的討論仍未停止。“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通過這樣的形式,面對面與企業、專家加強溝通交流,在多走、多看、多問中及時幫助企業,以精準、專業、貼心的服務,實現企業發展和區域經濟提升共贏。”臨平區相關負責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