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密集施策支持重點產業發展
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都是杭州重點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022年起,杭州聚力打造五大產業生態圈,為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的增長引擎。
日前,杭州市政府網站陸續公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加快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補齊了五大產業生態圈政策體系的“拼圖”。
搶抓通用人工智能新機遇 打造“高算力+強算法+大數據”產業生態
當前,模型即服務(MaaS)成為人工智能發展新范式,加速了人工智能從局部探索走向千行百業的步伐。杭州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將人工智能作為強力推進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的關鍵引擎。
根據《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杭州目標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算力+強算法+大數據”的產業生態,實現大算力孵化大模型、大模型帶動大產業、大產業促進大發展的良性循環,打造成為全國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輸出源地、數據共享高地。
算力在人工智能領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是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所在。杭州要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首先要加快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對此,杭州以提升通用算力、擴容智能算力、部署邊緣算力為重點,加快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異構融合、算網協同、綠色低碳的算力支撐體系。
在算力普惠供給方面,杭州將拿出“大手筆”:在搭建市級多云算力調度平臺,積極創建國家公共算力開放平臺的同時,全市每年設立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的“算力券”,重點支持中小企業購買算力服務。
此外,《實施意見》鼓勵企業深耕自身擅長的垂直領域,做精做強N個人工智能專用模型,重點在視覺智能、智慧醫療、智慧金融、電商零售、游戲文創、生物醫藥等領域進行知識創新,形成模型、知識和數據協同工作的新算法、新系統。
數字時代,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杭州將搭建行業級數據共享平臺,推動公共數據、行業數據逐步實現分級分領域脫敏開放。遴選一批市級數據開放共享供應商,統一技術標準和安全規范,并給予支持政策,推動高質量數據要素開放和共享。
鼓勵新材料企業搞技術攻關 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元
新材料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浙江省重點打造的三大科創高地之一,也是杭州制造業的基礎產業和先導產業之一。根據專項政策,杭州將加大對功能膜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生物材料、微納材料等新材料的支持力度。
聚焦這五大領域,杭州還明確了細分賽道。比如,在高性能金屬材料領域,重點發展高性能鋁合金、動力電池鋁箔、高溫合金、特種合金等高端合金材料,稀土永磁、軟磁等高端磁性材料,半導體用焊料、高端合金用焊料等高性能焊接材料等。
新材料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核心技術攻關。專項政策鼓勵新材料企業申報和承擔各類國家、省、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解決新材料領域技術難題,對國家、省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按不高于國家、省實際到賬補助金額25%的標準給予資助,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競爭性市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按研發投入與成果產出績效,市本級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對采用“揭榜掛帥”擇優委托形式實施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
此外,杭州還鼓勵新材料龍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創建省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整合上下游資源,開展產業鏈協同攻關。鼓勵利用材料基因工程等前沿技術研發新材料。加強新材料領域概念驗證中心建設,推進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應用。
聚焦高端裝備細分賽道推出創新舉措 鼓勵企業做精做專
以高端技術為引領的高端裝備制造業,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經過多年發展,杭州高端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2023年上半年,全市高端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814.69億元,同比增長4.0%。
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杭州出臺《加快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能提升和整零配套發展的支持力度,同時對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增材制造等高端裝備細分賽道提出了創新舉措。
比如,杭州支持智能網聯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創新和測試應用,支持關鍵技術研發,支持開展開放測試道路和自動駕駛示范應用區建設。
具體來說,對在關鍵共性技術及成套產品研發上有突破且企業年產值首次達到1億元、5億元、10億元,并形成一定銷售量的,同時年產值較上年度增長20%以上(上年同比保持增長)的智能網聯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200萬元、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為推動重點領域做精做專,《若干舉措》鼓勵企業承擔國家、省重點研發任務、參與“揭榜掛帥”重大項目,并支持國內外機器人、增材制造企業設立研發總部或生產基地。
此外,杭州還鼓勵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及機器視覺深化應用,每年征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應用場景開放項目,給予建設單位資金補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