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強”又霸榜了:2023鎮域經濟500強江蘇占137席
“蘇大強”又霸榜了。
近日,2023鎮域經濟500強發布,江蘇占據137席,前100名中有37鎮上榜,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蘇錫常三市表現甚是亮眼,其中,蘇州占據47席,無錫占據22席,常州占據20席,總數占全省近七成。
昆山市玉山鎮高居全國第一,其GDP已突破千億大關,以一鎮之力超過全國不少縣城甚至地級市。
工業經濟強力支撐著玉山鎮的實力,這從管理體制上可見一斑。早在2012年2月,昆山高新區即與玉山鎮實行“區鎮合一、以區為主”的管理體制,昆山高新區是全國首家設在縣級市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緊隨其后,張家港市楊舍鎮位列全國第四強鎮,亦與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區鎮一體”管理體制。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1993年經江蘇省政府批準設立,2011年晉升國家級。
鎮域經濟強則縣域經濟強,500強鎮中,257個建制鎮所在縣(市、區、旗)位列“2023賽迪百強縣”或“2023賽迪百強區”,占比超過一半。
就在一個月前,《2023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發布,百強縣中江蘇省表現最為突出,占據23席;前10強中江蘇省獨占6席,并包攬前4位。蘇州下轄的昆山、張家港、常熟、太倉四個縣市,全部進入全國前十。
百強縣并非都是千億縣,但千億縣都是全國百強縣。經濟總量超過千億元的縣城,這在江蘇司空見慣。
早在2007年,昆山、江陰、張家港攜手跨過千億門檻,成為江蘇首批“千億縣”成員。此后,昆山又分別于2014年、2019年、2022年跨越3000億元、4000億元、5000億元臺階。今年年初,昆山市統計局對外發布數據,2022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006.7億元。作為全國首個GDP突破5000億元的縣級市,昆山被稱為“縣域經濟天花板”。
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近年來隨著大城市擴張,很多傳統強鎮都被并入了城市之中。相較而言,江蘇“撤強鎮設街道”動作較少,以昆山為例,至今未設街道,仍下轄10個建制鎮,其中7個鎮入選此次全國百強鎮。
事實上,一些有一定規模的鄉鎮,在產業集聚、人口吸納上的體量,并不亞于中小城市。尤其是經濟發達鎮,堪稱經濟繁榮、人口集聚的“小城市”。江蘇《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亦明確,要進一步發揮經濟發達鎮重要節點功能。
江蘇的這些強鎮,無疑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力。百強鎮數量持續霸榜,強鎮之富富可敵城;無論是全國百強縣還是百強區,江蘇占據的席位都居全國首位;江蘇13個設區市全部入圍全國百強。
百強鎮、百強縣、百強市,一眾精兵強將,打造出了硬核“蘇大強”。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綜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