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中西部地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9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加快轉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六場發布會,同時也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壯大”專場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省委網信辦、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省國資委、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我省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壯大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壯大,把數字經濟作為重組要素資源、重塑經濟結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力量。全省上下奮勇爭先,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了新臺階。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688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增速排全國第11位。目前,我省數字經濟發展呈現出六個方面的特點:頂層設計持續強化;數字基礎設施優化升級;數字產業加快發展;產業數字賦能全面深化;數字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數據價值化先行先試。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馬雙喜表示,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繼續發揮好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全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治理數字化協同發展,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搶先機,著力打通“煤—電—算—產”價值增值鏈條,大力建設全國算力高地;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積極開展數據要素價值試點示范,推動我省數字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近年來,我省大力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數字核心產業實現快速成長。下一步,我省將聚焦發展數字核心產業,從六方面采取措施,著力打造有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快打造中西部地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全面塑造山西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一是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開展“一市一品牌”數字產業謀劃布局行動,組織各市、綜改區開展數字產業品牌建設,深度挖掘各地發展優勢,逐漸明確數字產業發展重心,以創建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大數據方向)為目標,打造若干數字產業集聚區;二是構建完善產業鏈條,打造大尺寸碳化硅襯底、高端晶圓檢測設備、高效深紫外LED芯片等產品,完善“材料—裝備—芯片—封裝—應用”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條。推動信創產業、算力產業、軟件服務業等產業協同發展,構建“計算機設備制造—數字基礎設施—應用集成”的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產業鏈條;三是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引導數據基礎設施運營企業持續優化算力、存儲服務水平,引導數據基礎服務企業拓展產品覆蓋范圍和應用場景,從基礎數據標注服務到專業領域數據標注跨越,支持應用集成企業在數字政府、數字礦山、智能運維、智慧醫療、智慧環保等領域開展數字融合應用創新;四是建設標桿示范項目,圍繞數字基礎設施、關鍵技術研發、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數據要素等領域推進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提升數字產業發展內生動能。分行業分領域遴選年度具有典型示范價值的場景和優秀案例,推動數字化應用標桿化、場景化發展,爭取創建工信部各類國家級試點示范項目;五是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鼓勵有條件的科研院校、企業加快建設大數據領域的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打通科研成果產業化鏈條,支持有基礎的產業園區建設大數據應用創新推廣中心等載體,依托省內機構、行業協會、省內外行業數字化服務企業、國家級智庫等單位,打造數字化轉型供需交流平臺;六是強化政策資金支持,用足用好省級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以及重點產業鏈培育獎勵資金,實現覆蓋數字領域企業創新研發、主體培育、人才培育、融合應用、市場拓展等多維度的政策支持,切實提升企業競爭力。
數字政府作為數字中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數字化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有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我省積極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市場需求,促進形成了覆蓋高性能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整機終端、系統集成、網絡安全服務全產業鏈的信創產業生態。數字政府開放政務數據則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數據資源,比如,山西省公共數據開放網站的上線,有效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我省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提供了重要支撐。數字政府提供的數字公共服務促進全社會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掌上辦”“指尖辦”成為了政務服務標配,“一網通辦”“異地可辦”“跨省通辦”越來越普及,惠企政策“免申即補”“直達快享”。
發布會上,相關部門還就如何促進數字技術創新發展、提升產業支撐能力,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堅持全面、系統推進數字化轉型,提高全民數字技能,以及我省今年聚焦數字經濟領域組織開展的四大專項等情況進行了介紹。(記者晉帥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