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數字“三農”發展邁上快車道
日前,嘉興召開全市數字“三農”工作座談會,發布了《嘉興市智慧農業“百千”工程規劃匯編》,計劃到2027年建設省級數字農業工廠(基地)105家以上、省級未來農場12家以上。
記者從嘉興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近年來,嘉興大力發展鄉村數字經濟,推動農業農村邁向更高質量發展,鄉村數字設施日趨完善,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鄉村數字服務普惠共享,積極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數字化發展的新路子。據了解,嘉興依托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經濟開發區建設、數字鄉村引領區建設等契機,大力開展未來鄉村、數字農業等數字“三農”工作,每三年迭代更新“支農政策”,持續遞增數字“三農”發展扶持資金,加大5G基站、物聯網等數字“三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三農”領域推廣應用。根據《2022浙江省數字鄉村發展報告》顯示,嘉興市數字鄉村發展總體水平達74.7%、位居全省第二。
“我們全力打造了全市統一的‘三農’數據資源標準規范和數據資源目錄,逐步形成分級建設、上下連通的農業農村數據資源體系。”嘉興市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韓卿介紹,目前,嘉興已實現“浙江鄉村大腦”省市縣三級貫通,形成主體人才、產業產品、社會事業等10大數據庫,歸集990個資源目錄、7600余萬條數據。同時,嘉興還加大“浙農碼”推廣應用力度,2023年已新增用碼量超1000萬次、日均用碼量超5萬次,位列全省第一。大力實施智慧農業“百千”工程,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初步形成糧食、湖羊、生豬等農業產業大腦,建成省級數字農業工廠27個、省級未來農場5個,全市農業勞動生產率達7.2萬元/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2%。
“互聯網+”政務服務不斷向鄉村延伸覆蓋是嘉興市數字“三農”發展的又一大特色。嘉興目前已實現網上辦事項網上申請率、網上辦事率、掌上辦事率、跑零次實現率、材料電子化率五個100%。“種糧寶”規模種糧補貼、耕地地力補貼、配方肥、統防統治等功能模塊在全市貫通應用,2023年在線核發種糧補貼2.29億元、在線交易配方肥4000余噸、在線完成統防統治訂單面積69萬畝次。探索開發“嘉田智管”農村承包地管理系統,目前已在嘉興海寧市試點開展土地承包權、經營權管理業務模塊,開展土地確權數據入庫和承包權變更。
打造“農業農村現代化示范市”,數字“三農”建設是核心內容之一。接下來,嘉興將全面貫徹落實省委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堅持把數字經濟和智慧農業發展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增量,充分發揮電信等市場主體的數字化力量,加快重塑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浙江打造全國數字鄉村引領區和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浙江先行貢獻更多“嘉興經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