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資源協調發展 推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跨越
7月2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三周年之際,長春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長春市委關于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的決定》,帶領全市人民搶抓“十四五”后三年關鍵期,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頑強意志,以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大干、苦干、實干,打一場振興突破攻堅戰。
在譜寫長春全面振興發展新篇章的征程中,長春汽開區怎么干?近日,人民網記者走進汽開區各部門及轄區企業,傾聽大步發展新變化,感受振興突破強動力。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
一直以來,長春汽開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區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協調發展,辦學條件與教育質量全面提高,先進典型與教育人才競相涌現,教育事業高質量跨越發展步履鏗鏘。
在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說起長沈路學校,家長們無不感嘆學校的發展之快、變化之大。長沈路學校成立于2012年,是汽開區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分為中,小、幼三部。學校秉承“適才教育”的教育理念,著力在課程建設上下功夫,形成了機器人精品課程、人工智能和生態科技特色項目、立體三維科技課程體系,以及由必修課、汽車文化課、“民俗+”“學科+”“科技+”“生活+”“農業+”校本課組成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將科技創新、勞動教育作為“五育”育人融合的突破口,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形成了“一體雙翼”的特色辦學模式。
“學校是由周邊4所學校合并而成,配有圖書室、微機室等標準化配套辦學設施,曾經代表長春市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被評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新優質學校’。”長沈路學校校長呂蓉介紹說,這些榮譽的取得,得益于汽開區一直以來關注教育、投入教育、全方位打造教育的決心,得益于構建高質量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系的提出,使得學校得到了長足發展。
近年來,汽開區堅定不移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更加注重優化資源布局,全區3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同步開工建設,10所小區配套幼兒園完成改擴建和移交,同時,更加注重發展特色教育,成功打造紅旗少年宣講團,在勞動教育、校園足球、智慧鋼琴、冰雪項目等方面樹立先進樣板。
7月10日,“吉林少年工程院”落戶長春汽開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面向幼小初高各學段開啟工程素養啟蒙教育,打造人才培養的汽開模式。首批24名“小院士”開啟了科學探索之路。
激光切割、3D打印、智能造物、創意木工……汽開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于創新人才的發現、保護和培養工作,以科普課程設置多樣化,內容綜合化,課程特色化,體系拓展化為原則,特意研制了少年工程院的課程體系,開發適合小學、初中、高中生使用的創新人才培養課程。
“我們還設置‘小院士工作站’,供教師與學生進行項目分享、活動策劃、競賽訓練、信息演示與發布等活動使用,滿足學生對獨立研討空間的需求。”汽開區青少年宮主任蘇艷麗介紹說,少年宮還組織“小院士”走進“車城盛世博物館”和一汽研發總院開展系列活動,讓孩子實地了解汽車的前沿技術,在實踐探索中,增強孩子們對科學技術的求知欲。
近年來,汽開區立足區域產業優勢與資源特色,始終把推動科技教育擺在突出位置,聚焦學生科技特長培養和創新潛質培育,不斷打造科創教育特色示范區、探索科創教育特色新方向,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舉辦了“汽開區首屆科技節暨未來工程師大賽”,并承辦“全國科創第五屆吉車項目大會”,同時在國家及省、市各項科技創新大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更是民族大計、民生大計。
當前,汽開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精神,全面打響振興突破三年攻堅戰。面向未來,汽開區將始終堅持教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攜手同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一如既往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突出位置,充分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要素,全心全力打造與“雙一流”建設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強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