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課題聚焦喚醒“沉睡”的鹽堿地
原標題:12個課題聚焦喚醒“沉睡”的鹽堿地
河北省耐鹽堿作物種業科技創新團隊啟動會舉行
12個課題聚焦喚醒“沉睡”的鹽堿地
10月9日,河北省耐鹽堿作物種業科技創新團隊啟動會在黃驊市舉行。該團隊將聚焦旱堿麥種質資源創新及新品種培育、耐鹽堿瓜菜種質鑒評及新品種選育、特色鹽生蔬菜收集鑒定及育種技術創新等12個科研課題進行深入研究,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喚醒鹽堿地這一“沉睡”資源,向鹽堿地要效益。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河北省耐鹽堿作物種業科技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劉忠寬介紹,河北鹽堿地(包括鹽堿耕地和鹽堿荒地)總面積1100余萬畝,鹽堿地綜合利用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中度鹽堿耕地、重度鹽堿耕地、鹽堿荒地改造與利用難度大,輕度鹽堿耕地地力低下,耐鹽堿抗旱豐產特色植物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缺乏等。
為通過科技創新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組織成立河北省耐鹽堿作物種業科技創新團隊,合作單位包括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濱海農業研究所、河北農業大學、滄州市農林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吳橋試驗站、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滄州渤海新區中捷產業園區農務管理服務中心、滄州臨港渤捷種業有限公司。
劉忠寬介紹,這些合作單位在鹽堿地的改造與利用上都具有一定基礎。針對實際生產中河北耐鹽堿抗旱植物品種缺少的“卡脖子”問題,河北省耐鹽堿作物種業科技創新團隊將利用常規育種、全基因組選擇、基因編輯等多技術融合的方法,研發耐鹽堿、抗旱和高產性狀協同改良技術,建立耐鹽堿、抗旱高產植物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創制耐鹽堿、抗旱高產植物育種新材料。同時,研發特色植物新品種配套豐產栽培技術,實現良種良法,進行新品種示范與推廣。(記者馬朝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