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生物醫藥產業一流營商環境
近日,《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實驗室級生產及相關產業環評制度改革方案》印發。這是杭州在浙江省率先開展“生物醫藥產業實驗室級生產”環評制度方向的改革,也是在產業園區“規劃環評+項目環評”改革基礎上的持續迭代升級。
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上的杭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搭上了此次改革的“東風”。該單位擬投資建設448萬瓶的抗體偶聯類制劑產品,可用于治療實體瘤、血液瘤,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經對照,項目屬于實驗室研發后續轉換項目,污染少、價值高,所以僅需在投產前填報《杭州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并同步申請排污許可,就可以縮短編制環評時間3個月以上,節省費用近20萬元。
接下來,凡是新建、改建、擴建的生物醫藥產業實驗室級生產建設項目,均可在項目投產前填報《杭州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同時申請排污許可,將《登記表》備案意見載入排污許可證副本中,一并審批核發,這將大大提升環評效率。如今依托“浙里辦”和“生態智衛”應用系統,平臺系統也更加智能。建設單位在申請入園時,即可自動研判是否符合入園標準及是否符合環評降級類別,自動生成相關申報材料,自動推送管理、審批、執法等崗位,實現條線聯動。
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助推項目開展,此次改革方案針對控規管理過程中實驗室研發項目就地轉化難的問題,進一步釋放存量資源,明確可利用工業用地。對不涉及重新開發建設和產權、使用權轉讓的高等院校用地、科研用地,也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降低稅收外流風險。針對建設單位在申請填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將提前對接答疑解惑,指導企業充分享受改革紅利,推進項目轉化落地。
另外,此次改革方案還加強了事中事后監管,將多要素依法納入排污許可證中。同時強化協同聯動管理,構建“企業主體、園區主管、部門主導”的共治共享模式。通過全鏈條優化審批、全過程精準監管、全周期深化服務,改革方案落地后,縮短環評編制和審批時間,通過推動政策精準直達,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醫療產業一流營商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