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守住管好“荊楚糧倉”切實增強湖北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發布時間:2023-10-17 16:34:00來源: 人民網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糧食之本。不讓任何人掉隊”。10月16日所在周是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為:踐行大食物觀,保障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受綜合因素影響,全球糧食市場形勢復雜嚴峻,糧食戰略屬性更加突顯,糧食安全尤為重要。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工作,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定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湖北省糧食局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近年來加快推動全省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健全完善長效運轉機制,持續提升抗風險能力,建成主體數量充足、布局結構合理、協同運轉高效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

        備得足

        糧食儲備充裕 讓湖北老百姓的“飯碗”端得更穩

        5月,田野麥浪滾滾。襄陽、豫南的小麥品質歷來良好,被視為年度輪換收購的重要糧源地,只待開秤。然而,連天“爛場雨”,打亂了湖北省儲備糧油管理有限公司小麥收購專班的計劃。6萬多噸收購任務如何按期完成?里程表不停地跳動,踏上5000公里的漫漫長途。安徽、江蘇、山東、山西、河北,此前由于運距原因極少考慮的省份,這次都印上了鄂儲糧人奔波的足跡。目標鎖定、方案制定、措施擬定、價格議定……歷時29天,儲備小麥收購任務如期完成。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強化底線思維、極限思維,確保糧食儲備充足,持續優化儲備結構,湖北老百姓的“飯碗”才能端得穩。在不折不扣落實省下達儲備保底計劃基礎上,各地因地制宜建立成品糧儲備,引導加工企業建立社會責任儲備,多元多層地方糧食儲備體系正在建立,武漢、襄陽等城區人口過百萬的城市成品糧儲備規模已能滿足15天以上消費需求。

        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是糧食應急保障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湖北省糧食局聯合相關部門印發全省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建設指導意見,推動省、市、縣三級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建設,補齊糧食應急短板弱項。近年全省共安排省級財政資金3.18億元,支持78個縣(市、區)和省級糧食應急保障中心建設109個補短板項目,新增大米應急加工產能2640噸/日。省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海濤介紹,“目前,我省各類糧食應急保障企業達3400余家,覆蓋糧食儲運、加工、配送、供應全環節全鏈條,完全能夠滿足市場保供需要”。

        儲得好

        科技賦能守護“荊楚糧倉” 從數量安全到量質并重

        “倉溫20度,倉內濕度60%,正常。”7月19日,省儲備糧荊門儲備庫,倉管員對1號倉例行檢查。糧倉一角的攝像頭,記錄下巡查的全過程,實時顯示在智能化糧庫集成管理平臺上,電腦和手機均可查閱。看似平整的糧堆下,上百個溫度傳感器深埋其中,全天候監測糧堆內部的溫度,數據直接傳送到后臺。今年,該糧庫將有13個倉“舊房改造”為準低溫倉。

        通過準低溫倉改造,將倉內的糧食溫度保持在25℃以下,就如同讓糧食住進空調房,可謂一舉三得。首先,實現了“優糧優儲”。準低溫儲糧,一方面減弱糧食自身的代謝過程,保障了儲糧品質;另一方面有效抑制害蟲繁殖,減少熏蒸藥量30%左右,降低化學藥劑對環境和糧食的影響。其次,降低了糧食損耗。準低溫儲糧使糧食水分不易散失,減少糧食干物質消耗,同時減少糧食輪換次數,降低糧食輪換損耗,優質稻的輪換期由原來的1年延長到2—3年。再者,可以保值增效。準低溫糧倉雖然用電成本有所增加,但是降低了輪換、藥劑熏蒸費用和糧食損耗,特別是保持糧食品質能提高售價,所以綜合算賬每噸糧食節約成本200元以上,企業也非常歡迎。

        在推進準低溫倉改造的同時,近年來,湖北省糧食局也積極開展綠色倉儲試點,推廣氣調儲糧、倉頂光伏等綠色儲糧的新技術新應用,開展光伏智能控溫、倉墻動靜態結合隔熱層等多種綠色儲糧技術研究。荊門北郊國家糧食儲備庫被納入全國綠色儲糧標準化試點單位,正在與武漢輕工大學合作,試驗動靜態隔熱技術。

        全省今年對承儲省市縣三級地方儲備的134個糧庫,進行監管信息化升級,以科技賦能實現穿透式監管。荊州市儲備庫已籌集11.2萬元,加裝了14個倉內防熏蒸攝像頭;松滋、武穴、樊城、蘄春、監利、孝南等地建設新庫時,都同步做了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武漢市“數字漢糧”項目正在對市直儲備庫信息化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改造,目前已投入試運行。年底全省將實現省、市、縣三級政策性糧食監管信息化全覆蓋。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經累計安排2.79億元省級財政資金,建設改造地方準低溫倉容365萬噸,實現地方儲備糧的全覆蓋,大幅提高了省市縣三級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省糧食局倉儲處處長李進表示,今年又安排36萬噸準低溫倉的改造計劃,到“十四五”末,全省的國有糧食企業準低溫倉容將達到450萬噸。2023年,湖北省投入財政資金近億元,支持各地開展高標準糧倉建設,建設改造高標準糧倉32.5萬噸,進一步夯實綠色儲糧基礎。

        供得上

        著力構建應急體系 上下延伸保供鏈條

        糧食應急保供重在“快”字。儲糧數量足,加工能力強,物流效率高,糧食應急才有保障。

        “各地糧食應急資源稟賦各不相同,我們不應拘泥于一種模式。要強內聯外,吸納更多優質主體,整合資源做強平臺”。9月5日,全省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現場會強調,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的建設運行,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基礎條件,積極探索分類施策。

        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屬于網鏈結構,環節多、要素多,涉及的職能部門也多。尤其在應急配送供應末端,要優先考慮人民群眾采購、領取的便捷性和多樣化需求,將更多綜合物流配送企業和大型商超、批發市場、電商平臺等納入糧食應急保障體系。

        目前,全省大部分市縣已出臺或正在出臺糧食應急保障主體支持政策,積極探索成品糧儲備管理運營和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運行模式。

        宜昌市從2021年起,探索建立成品糧儲備,按照“糧權政府所有、企業自主運作、財政定額補助、庫存動態調整”的原則,由宜糧集團統籌成品糧儲備的日常管理運營。該市以宜糧集團為載體,高標準建設宜昌市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形成以儲備公司為核心,產業、軍供和集市公司為支撐,城區45家應急網點為終端的保障體系,全方位構筑起市城區1小時應急保障供應鏈。

        襄陽市以保障城區糧食應急供應為主要目標,兼顧市域內應急調劑,以襄陽市軍糧供應站有限公司為核心企業,整合轄區內重點加工配送供應企業,突出成品糧庫存、運輸配送設施設備等關鍵要素,已建成集應急儲備、加工、物流運輸、配送供應等功能于一體的襄陽市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

        黃石市創新推進“地方國有儲備企業+眾聯物流平臺+N家商貿物流企業”的“商貿+”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運營模式,按照市場化運作原則強化各環節利益聯接,最大限度地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積極性,促進城市、社區、農村的配送、銷售環節有效銜接,降低糧食流通成本,形成“15分鐘糧食應急保障圈”。

        紅安縣投資2305萬元,以五豐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現有設施設備為基礎,引進民營加工企業,建設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初步搭建起標準高、功能齊的集收購、儲存、加工、配送、供應等于一體的應急保供體系。該縣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具備日產大米100噸的加工能力和日投放150噸的運輸配送能力,可實現低溫儲存成品糧3750噸。終端供應方面,該縣采取應急供應網點和放心糧油店“雙軌并行”模式,實現城鄉應急供應網點全覆蓋。

        今年,湖北省印發《省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管理細則》,擇優確定省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230余家,建立省級應急成品糧庫存4萬噸,并落實支持政策。省糧食局調控處處長劉建勝表示,“湖北省糧食應急主體不斷充實,保供能力持續增強,先后有7家企業被評為國家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

        調得動

        推進糧食物流節點建設 打造華中最大的“北糧南運”樞紐

        2月17日15時,裝載著2000噸澳洲進口小麥的“蘇徐州貨6688”號貨輪,安全靠泊鄂州三江港綜合碼頭6號泊位。該批小麥經碼頭工人“散改集”作業后,被裝進64個20英尺鐵路糧食專用箱,由集卡短駁至國鐵武九線鄂州北站,再經鐵路運輸到云南昆明中誼村。此舉標志著鄂州三江港首條糧食“散改集”鐵水聯運示范線路正式開通,進口糧食大宗物資江海聯運,經三江港和鄂州北站暢達云貴川等地。

        7月,鄂州三江港物流樞紐集疏運基地一期項目(糧食儲備基地)順利完成交工驗收,具備開通運營條件,即將投用。該項目是國家糧食安全重點項目,也是三江港多式聯運國家示范工程項目之一,可新增糧庫庫容8.5萬噸,新增糧食周轉能力100萬噸。

        近年來,湖北積極推進糧食物流核心樞紐和關鍵節點建設。《湖北省糧食流通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年—2025年)》列出重點工作,積極對接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國家糧食物流長江路線布局,實施兩江糧食物流(產業)園區節點建設工程。對接國家糧食物流樞紐工程,將武漢市打造成糧食物流樞紐城市。同時,以武漢陽邏、武漢經開區(漢南)和潤、黃石棋盤洲、荊州江陵、宜昌白洋港、鄂州三江港等糧食物流基地為代表,培育長江中游糧食物流產業群;以十堰、襄陽、荊門、孝感、天門、仙桃、潛江等稻谷流出通道上的重點城市為代表,培育漢江沿線糧食物流加工產業園區。一方面,加強園區分工協作,打通省內主要糧食物流通道;另一方面,發展多式聯運,充分發揮“鐵水公”多式聯運優勢,實現與全國糧食物流大通道互聯互通,降低糧食物流成本。

        截至目前,總投資3.4億元的武漢陽邏糧食物流應急保障基地一期12.5萬噸淺圓倉、立筒庫項目已建成完工,預計年糧食中轉量125萬噸。投資2.7億元的國家糧食現代物流(武漢)基地碼頭二期項目和投資4.8億元的武漢市政府儲備糧(江北)庫15萬噸儲糧倉庫已開工建設,建成后該園區將成為華中最大“北糧南運”和進口糧食中轉基地。武漢、黃石、荊州、宜昌、鄂州等核心樞紐和重要節點初具規模,十堰等地糧食物流園區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全省糧食物流網絡更加健全,糧食物流分撥和銜接能力明顯增強,多式聯運格局初步形成。

        吃得香

        優質綠色的“荊楚糧油” 走上全國人民的餐桌

        8月,央視3臺熱播的《一饌千年》飲食文化綜藝節目,在炎帝故里——隨州拍攝,復刻古籍里的歷史美饌,在美食制作中充分展現“荊楚糧油”品牌特色。

        進入新時代,“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湖北從制定執行標準入手來提高產品品質,先后制定了蝦稻米、香米、菜籽油、熱干面等20個團體標準。引導培育了洪森實業等5家企業的5項秈米標準,也被國家授予了糧油產品企業標準“領跑者”的稱號。

        在各大展會上,“荊楚糧油”省域公用品牌圈粉無數,伴隨著旗下瓦倉米、襄陽牛肉面、長坂坡高油酸菜籽油、鑫欖源橄欖油等特色產品的頻頻亮相,讓“湖北生態美,荊楚糧油香”的宣傳語屢獲高光,“荊楚糧油”品牌影響力、美譽度不斷提高,榮獲中國十佳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名列第二)。

        “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湖北優質糧油產品。我們以‘荊楚糧油’省域公用品牌為引領,加快推動企業品牌與公用品牌的合作,提升了湖北糧油品牌的整體競爭力和品牌美譽度。”省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碩表示,目前已有32家糧油企業71款產品參與到“荊楚糧油+”雙品牌共建共享當中。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极品欧美jiizzhd欧美| 三上悠亚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乱了伦|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3| 中文字幕乱倫视频|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精品特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九九视频在线观看| 黄色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女网址www女大全小| 中文字幕在线色|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 五月天综合在线| 欧美大胆a级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aa全黄毛片| 青娱乐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模冰冰双人炮gogo|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处处吻动漫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丁香五月天综合网|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级视频| 波多野结衣最新电影|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下|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美女把腿扒开让男人桶免费| 国产av激情无码久久| 色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a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