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見中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天津舉行
人民網天津10月18日電 10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天津、江蘇、湖北、廣東四地網信辦和新華網主辦的“橋見中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從天津海河游船上一場“橋見中國 橋見你我”——“我和橋的故事”主題講述會拉開了序幕。
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鄧光華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將聚焦“橋”見匠心、“橋”見奮斗、“橋”見發展、“橋”見幸福,挖掘橋梁背后蘊藏的建造技藝、經濟價值、社會效益、人文意義等,推出更具厚度、更有溫度、更接地氣的網絡精品力作,多維度、全方位講好橋與人、橋與城市的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
在主題講述會上,來自各領域的五位講述人圍繞“我和橋的故事”進行了分享交流。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劉旭鍇曾參與2002年海河提升改造工程,他以永樂橋為例講述了在橋梁設計建造過程中大膽突破創新的幕后故事。南開大學文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謝朝教授為大家帶來了學生們畫筆下天馬行空的印象天津橋,他鼓勵學生們堅持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設計講好天津故事。《天津橋》作者張建分享了十余年來考察記錄天津橋的經歷,他說天津一橋一故事,希望讓更多人以橋為載體感知天津獨特的城市魅力。天津市城市道路橋梁管理事務中心安全部部長劉煜和橋打了14年交道,每次開啟解放橋的時候,他都感覺壓力很大,只有用嚴謹的工匠精神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的完美呈現。網絡大V竇永明分享了他的獨特“橋見”,把橋文化“當事兒”的天津只用了20年就讓橋成為了最閃亮的城市名片。
據悉,“橋見中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還將赴解放橋、永樂橋、金湯橋、海津大橋、大光明橋、海門大橋等知名橋梁及其周邊的天津港、天津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天津電力雙碳中心、陳塘科技商務區、棉三產業園、古文化街、國圖·津灣文創空間、生態城智慧社區等點位進行為期四天的主題采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