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指引接續奮進 滿懷信心實干擔當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內蒙古的大事、要事、喜事,飽含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內蒙古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內蒙古各族人民的關懷厚愛、對內蒙古發展的殷切期望,在全區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把《意見》中提出的任務舉措作為建設亮麗北疆的行動指南,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用實干擔當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
登上30米高的瞭望塔,視野所及,綠色綿延。“這里曾經是一望無際的沙丘、荒灘、鹽堿地,經過63年的艱苦奮斗,國營新華林場累計造林3.9萬畝、植樹430萬株,讓堿灘變良田、荒漠變綠洲。”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國營新華林場場長杜文化說,“《意見》的出臺,讓我們堅定了信心,今后我們會加倍努力投入到造林治沙的工作中,不斷提高林場的森林覆蓋率,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更大貢獻!”《意見》也讓巴彥淖爾市各級干部群眾振奮不已,大家紛紛表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扎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大草原、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構筑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
包頭市發改委主任劉永明表示,包頭市作為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將全面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建設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做大做優稀土和晶硅光伏兩大旗幟型產業,做大做強陸上風電裝備、先進金屬材料、碳纖維及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氫能儲能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動傳統優勢特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扎實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為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包頭力量。
近年來,烏海市自然資源局以礦區整治為主戰場、以礦權整合重組為關鍵點,深入開展礦山綜合治理,扎實推動礦區綜合整治,同時以“雙責雙長制”為推手,全面推動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烏海市自然資源局改革發展與科技科副科長潘如玉說:“《意見》對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作出了明確部署,這是我們今后開展工作的行動綱領,也為烏海市轉型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意見》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結合地區實際,堅決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全力做好礦產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礦區治理修復等重點工作,用實際行動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貢獻力量。”
“《意見》提到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增強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保供能力,對于我們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鄂爾多斯市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霍勵平說:“鄂爾多斯市能源系統將深刻領會、貫徹落實《意見》精神,以能源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統籌能源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以構建世界級能源產業目標為抓手,提升傳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有序釋放煤電油氣先進產能,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建設‘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支撐性電源及外送通道,走在前、作表率,展現鄂爾多斯的作為與擔當,以能源轉型帶動產業升級,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走出一條資源型城市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通遼市農牧局農田建設管理科科長紀鳳輝說:“《意見》為通遼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創造了難得機遇。下一步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重點,聚焦永久基本農田,加快實施以淺埋滴灌高效節水工程為主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新建與改造提升同步推進,堅持高標準農田與黑土地保護利用、鹽堿化耕地治理統籌實施,堅持節水與增糧共贏,全面提升耕地綜合生產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生態安全貢獻通遼力量。”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二連浩特口岸作為中蒙最大陸路口岸、中歐班列“中通道”唯一進出境口岸、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以及國家向北開放橋頭堡的重要戰略支點,進出境中歐班列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通到暢的歷史性跨越,為連通亞歐大陸,促進貿易繁榮,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二連海關黨委書記、關長張勝看見《意見》全文特別激動。他說,作為海關部門,將充分發揮海關對外開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推進海關監管服務體制機制創新,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做強做優開放平臺、通道,為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貢獻更多力量。
興安盟委委員、統戰部部長李國宏表示,《意見》的出臺,為興安盟辦好兩件大事增強了信心、增添了動力。“下一步,我們將把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做好各項工作的主線,扎實推進落實‘五大任務’攻堅行動、全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盟創建行動和‘創造美好生活’民生行動,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真抓實干、奮勇爭先,努力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走在前作表率,為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貢獻興安力量。”(記者 薛來 宋阿男 郝飚 郝雪蓮 薛一群 巴依斯古楞 高敏娜 通訊員 梁曉虹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