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河西第三水廠正式通水 5萬居民用上“南水”
本報訊(記者 孫穎)昨天,豐臺河西第三水廠正式通水,每天6萬立方米的“南水”將惠及周邊5萬居民。隨著河西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用水需求激增,第三水廠與現有長辛店水廠將實現“雙水廠”供水格局,為河西地區發展和民生保障上了雙保險。
豐臺河西地區主要包括長辛店街道、云崗街道、北宮鎮和王佐鎮,124平方公里的面積約占豐臺全區的40%。此前,河西地區除了市自來水集團長辛店分公司運營的長辛店水廠外,僅有2個鄉鎮集中供水廠和1個村莊供水站,共同負責整個河西地區的供水,整體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區域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偏低。隨著園博園數字經濟產業園、中央民族大學等的落地,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地區用水需求激增,供需矛盾逐步顯現。
如何提升河西地區綜合承載能力,促進河東河西協調發展?豐臺區于2021年印發了《豐臺區推動河西地區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加快補齊河西地區發展短板,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強化河西地區‘六網’投入和建設力度”等被納入豐臺區“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河西第三水廠的建設就是其中重要舉措之一。
河西第三水廠是北京市、豐臺區兩級重點工程,總占地面積8.82公頃,建有取水泵房、凈水組團車間、超濾膜車間、配水泵房、污泥處理車間等9座主要構筑物。水源取自南水北調河西支線,“南水”進入水廠后,采用高速氣浮等8項工藝生產出完全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自來水,并通過供水管網輸送到千家萬戶。
這也是北京地區首家選用高速氣浮作為主處理工藝代替傳統制水工藝中的混凝、沉淀(澄清)環節的水廠。市自來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速氣浮工藝相比傳統機械加速澄清等制水工藝,占地面積更少,除藻效率更高,更適合“南水”濁度低、夏季藻類高發的特點。
豐臺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豐臺區將推進良豐線及河西第二水廠建設,用南水北調水逐步替代現有水源,提高河西地區北宮鎮、王佐鎮、云崗街道供水保障程度,形成以河西第一水廠(長辛店水廠)、河西第二水廠、河西第三水廠為主力的城鄉一體化供水格局,完善多源多向的供水保障體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