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鄖西:清廉村居繪就基層治理“廉底色”
“以前村里的公開欄更新慢、內容少,現在用手機掃一掃,就能隨時在網上查詢政策、投訴舉報,太方便了……”近日,湖北省鄖西縣觀音鎮劉家灣村村民汪傳勤對村里的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連連稱贊。
推出“互聯網+”監督模式是鄖西縣紀委監委深化清廉村居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為管住基層“微權力”、治理基層“微腐敗”,該縣深入推進清廉村居建設,通過建強基層監督隊伍、規范“小微權力”運行、拓展清廉文化陣地等措施,激發清廉村居活力,擦亮清廉“底色”,讓“清風”勁吹天河大地。
錢去哪兒了?政策享受到沒?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該縣紀委監委圍繞“三資”管理、惠農補貼、工程項目等方面,梳理村級“權力清單”5大類24項,繪制村級“小微權力”運行流程圖19張,探索開發涵蓋“五務公開”事項、融合數字鄉村治理的智慧監督平臺,將群眾查詢、辦事、投訴和處理等服務需求“一網打盡”,讓政策全面公開、干部照圖用權、群眾全程監督,確保監督觸角直達“神經末梢”。
為提升基層監督質效,該縣不斷建強基層監督隊伍,選優配強18個鄉鎮(場、區)紀委干部和286名村級紀檢委員,將鄉鎮紀委工作經費、辦案補貼和村級紀檢委員補貼納入縣財政預算,實現基層有人辦事、有錢辦事。同時,制發村(社區)紀檢委員《履職手冊》,明確監督對象、內容、方式和要求,堅持每月工作例會、專題培訓、績效考核等制度,切實發揮基層監督“最后一公里”作用,夯實清廉村居建設基礎。
以文化人、以文養廉。該縣結合清廉村居建設,指導各村(社區)依托廣場、長廊、游園、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將名廉警語、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廉潔小故事等巧妙融入清廉文化長廊,先后建設廉政“小游園”120余個,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可“沉浸式”接受廉潔文化教育,為基層治理注入“廉動力”。
“現在村里打牌鬧事少了、鄰里和睦多了、干群關系好了。”談及村里這幾年來的變化,該縣羊尾鎮板橋村黨支部書記黃年喜感嘆道。這一變化得益于該村通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廉政文化長廊、廉政圖書角等陣地,培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建設清廉村居,賦能基層治理。”該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將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探索新方法新路徑,持續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推動基層治理質效全面提升。(陳遠波 柯靜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