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太平橋街道用“匠心”辦實事 提升老舊小區“顏值”
豐臺區太平橋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以調查研究為切入點,守初心鑄“匠心”,立足老舊小區精細化治理,通過健全黨員志愿者參與機制,實現從力量上再凝聚,不斷讓居民的幸福感“原地”升級,建成“幸福太平橋”。
更換樓道玻璃,“小心愿”變成“微幸福”
精圖社區麗源路55號院、56號院屬于老舊小區,因年久失修,樓道內出現玻璃損壞、缺失等現象,影響居民的居住體驗。針對此問題,精圖社區黨委以支部為單位,廣泛發動黨員志愿者參與意見征集、座談交流,經黨委會議研究決定,使用黨組織服務群眾經費,制定樓道玻璃更換方案。歷時一個月,60塊嶄新的玻璃映入眼簾,黨員唐福華說:“以前每到冬天,寒風吹進樓道里就會非常冷,現在好了,老人家再也不怕寒風吹了!”“換上新玻璃,咱們這棟老樓,顯得更精神了”,居民的每一顆“小心愿”從規劃到落地變現,“微幸福”點亮行動得到居民廣泛贊許。
檢修樓道扶手,為居民安全出行“搭把手”
近日,天倫北里社區居民反映11號院2號樓4層樓道扶手松動,影響安全出行。11號院屬于老舊小區,無物業管理,接到訴求后,社區干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查看問題,對欄桿扶手松動搖晃及破損部分進行加固處理。同時按照“網格+黨員”管理機制,社區網格黨支部書記帶隊黨員志愿者包樓巡查小區其他樓棟,共對40處扶手同步“安檢”并處置,全力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一個扶手雖是一個不起眼的‘芝麻小事’,卻是社區干部的‘心頭大事’,社區干部真是我們的娘家人。”黨員志愿者肖進珍參與其中,豎起大拇指點贊。
更換文體設施,居民休憩“更愜意”
菜戶營甲86號院建于1993年,小區屬于回遷小區,院內的乒乓球桌因使用時間長、使用頻率高、老化嚴重,居民的運動體驗大打折扣,同時還影響小區環境。為解決居民健身需求,菜戶營社區黨委通過實地調研、召開黨員代表會、居民議事會,因需選址更換乒乓球桌。嶄新的球桌“上新”后,前來運動健身的居民更多了,小朋友也會到場學習打球。同時,社區黨委靠前服務,發動黨員志愿者廣泛征求意見,著手對鵬潤家園小區的8處路椅進行更換,居民早晚散步小憩更加舒心,較大提升了小區的安全性和“顏值”,居民駐足贊揚,“座椅翻新后,街坊鄰里更愿意坐在一起聊聊天。”黨員、群眾主動參與小區建設,坐享幸福時光。
據介紹,太平橋街道各級黨組織深入開展“一社區村解一題”“樓宇強黨建助發展”等活動,通過把脈問診、精準突破,持之以恒把民生期盼變成民生幸福,不斷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