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盤活4.34萬畝!江蘇產業園用地整治試點效應凸顯
我省日前公布江蘇產業園用地整治提升試點節約集約用地典型案例,試點地區(園區)示范效應凸顯。試點至今,各試點地區(園區)盤活低效用地4.34萬畝,試點項目容積率、產出效益顯著提升。
盤活低效用地,挖潛提效。無錫市新吳區確定拆遷騰退、開發建設、企業自改、政府包租四類低效用地盤活模式,清退“散亂污”企業2000多家,盤活更新產業用地7718畝。揚州經開區開展“五提并舉”助力園區“二次創業”,確定納入三年行動整治盤活計劃地塊共180宗、1.26萬畝,目前通過協商收回、兼并重組、司法處置、增資擴建等方式盤活低效用地60宗、4635畝。
空間生態整治,“工業上樓”。常州經開區實施“危污亂散低”出清提升行動,5個試點工業園區已騰退81家“危污散亂低”企業,盤活低效用地2235畝,完成土地整理1433畝,實施生態整治473畝,新增耕地864畝,預計改造提升后畝均稅收由不到1.5萬元提升至30萬元以上。淮安經開區推進工業用地連片整治,編制形成22個500畝以上集中連片工業用地儲備方案,目前已完成了5宗整理收儲,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
“產城人”融合,騰挪散亂園區。常熟市“零地增長”持續發力,推動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存量工業用地拆舊復墾,向城鎮開發邊界內的產業園區集中騰挪。南通經開區提出“空間再造”理念,騰退沿江化工企業及“散亂污低”企業,釋放低效用地空間6480畝,為大型企業集聚發展提供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