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份信用報告將代替52個部門證明
人民網濟南11月19日電(記者 宋翠)11月17日,山東百諾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信用中國(山東)”網站下載打印了山東省第一份上市專版公共信用報告。
“我們2022年初開始籌備上市,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的開具占用了企業很大的精力,前前后后花了一個多月跑了20多個部門。”山東百諾醫藥相關負責人興奮地表示,現在坐在辦公室一鍵就可以申請,減少了企業很多時間和人力成本!
這是山東省推行經營主體以公共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為企業帶來的便捷。
當前,在企業上市、行政管理、申請優惠、商務活動等事項中,經常需要提供無違法違規證明。企業在證明開具過程中常常面臨“三多兩低一難”問題,“三多”即需開具證明數量多、需申請行政機關多、需辦理流程多,“兩低”即證明內容規范化程度低和證明力低,“一難”指難以找到一個明確的部門統管。
以企業上市為例,需提供最近39個月無違法違規的證明材料。企業需要到二十幾個有關部門開具總公司及子公司、分公司的相關證明,有些部門在出具證明時還需市、區兩級核查,相關證明又有時效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
為切實解決經營主體無違法違規證明開具難、開具多等問題,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司法廳、大數據局等部門起草了《關于推行經營主體以公共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以省政府辦公廳文件印發。
按照《實施方案》,山東省將實現“1份信用報告代替52個部門證明”。
在適用領域上,山東是目前全國推行此項工作中代替領域最多的,涵蓋了與證明事項相關的52個領域,包括與經營主體密切相關的發展改革、市場監管、法院失信執行等,實現了行政執法領域全覆蓋,最大程度給經營主體提供便利。
在功能應用方面,山東省的信用報告分為普通版、行政管理專版和上市專版,并可以自主選擇查詢時間和領域范圍。對于三個專版的時間范圍、證明領域、數據基礎、是否展示違法違規記錄明細等進行了精準劃分。比如,對于主要用于申請資金獎勵、招標投標及商務活動等情形的普通版,將警告、通報批評等輕微處罰,已修復、已到期終止公示的行政處罰和已移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等不再作為違法違規記錄。
在獲取方式上,按照“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的原則,采取線上、線下兩種信用報告服務,供經營主體自主選擇。經營主體可登錄“信用中國(山東)”網站、“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完成統一身份認證后,下載電子版公共信用報告(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版)。也可通過部署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的信用查詢機實現線下查詢、打印公共信用報告。11月17日,“信用中國(山東)”網站報告下載程序已經上線試運行,12月1日起,將在“愛山東”和查詢機等多端口正式運行。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滕雙興表示,經營主體以公共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可以用三個一來概括,即“一鍵”申請、“一紙”代替、“一秒”出具,實現無違法違規證明“網上辦、隨時辦、實時辦、免費辦”。
“這項信用領域數字化改革實現了多贏。”滕雙興說,一是有利于惠企便民,二是有利于從全省層面統一無違法違規證明的標準,三是有利于減少部門出具各種證明的負擔,提高行政效率。
近年來,山東省在全國率先推動開展“無證明之省”建設。以經營主體公共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是拓展“無證明”場景的重大創新舉措,通過出具標準統一的一紙證明,代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52個領域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切實解決企業證明開具難、多頭開具等問題,以“無證明”服務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對于簡化經營主體辦事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動數據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