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寧國市推動產業數字化點燃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寧國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網絡基礎設施為支撐,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縱深推進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改造,先后獲得省級兩化融合示范區、省級數字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地區、省級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等多項榮譽。
結合主導產業特色和轉型升級需求實際,出臺《寧國市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方案(2021-2025)》《加快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寧國市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及若干政策》,從數字化典型示范、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引導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近年來累計兌現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等各類獎扶資金1.2億元。
充分學習借鑒滬蘇浙先發地區經驗,在全省率先建立工業大數據平臺系統,匯聚全市所有規模以上和供地5畝以上的工業企業,以產業大數據為基礎,以產業鏈圖譜為核心,面向政府、園區和企業提供產業鏈全景圖、企業360度數字畫像,洞察產業鏈情況,多維度展示產業信息、各區域產業和企業的行業趨勢,高效實現區內工業企業分類評價,正向激勵優質企業做大做強,倒逼低效企業轉型升級,精準淘汰低端落后產能,合理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按照“機器換人—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梯度路徑,實行分類培育、因企施策。對基礎較差的中小企業,重點抓好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機器換人”;對基礎較好、投入能力較強的重點企業,大力實施生產線智能化改造;針對基礎扎實、技術雄厚的優勢企業,建成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車間、智能工廠,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截至目前,該市擁有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個、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1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個、省級智能工廠8個、省級數字化車間28個。
依托兩化融合服務平臺,周期性、常態化開展企業兩化融合自評估、自診斷、自對標,跟蹤監測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和關鍵指標情況,構建兩化融合發展跟蹤監測體系,分級分類推進企業兩化融合差異化發展。目前,該市著力打造“寧國智谷”,依托賽寶、華策等第三方服務、科研院所作用,每年安排100萬元資金為企業提供系統深入的現場個性化評估診斷及咨詢服務,目前已為全市100多家企業提供咨詢服務。(汪瑞華 柯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