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旅游“攻略”值得收藏
初冬赤峰,林海雪原中白樺林立,山川綿延,冰河落日中霞光萬道,暮色蒼茫,挺拔紅山點燃北疆凜冽的冬日,古老文明和燦爛文化在這里交織碰撞。
借“十四冬”東風,在赤峰冬季旅游推介會暨城市文旅IP矩陣發布會上,冰雪+節慶、冰雪+體育、冰雪+演藝、冰雪+展會、冰雪+攝影、冰雪+非遺、冰雪+文化等9類63項精彩文旅活動一一呈現,涵蓋城區博物館專題游、史前文化研學游、遼文化研學游三條文化旅游線路頗為亮眼。
如何做到旅游淡季不淡?就要將文化融入旅游過程,豐富旅游內涵。赤峰市以建設國家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態休閑度假基地為目標,把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繪就文旅融合的“詩和遠方”。
“這款小程序對初次來赤峰的游客太友好了?!闭当┞糜渭荆瑏碜赃|寧省葫蘆島市的韓悅打開“文鐘鎮旅游地圖”微信小程序,查閱游玩路線,一站式做旅游攻略。
進入小程序,一幅生動有趣漫畫版旅游手繪導覽圖映入眼簾。地圖將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整體概況、景點介紹、路線示意等盡數囊括。“在地圖中推薦了田園、文史、自然、親子研學等多條線路,一目了然,完全可以跟著地圖打卡。”韓悅對即將到來的赤峰之旅行程十分期待。
“文鐘鎮旅游地圖”小程序是赤峰文旅集團的一個創意試點,未來赤峰全域都計劃實現實景圖片展示鄉村美景,呈現“云游”鄉村便捷體驗。
“原來我的家鄉就有規模大、保存完整的青銅時代遺址,我要將看到的講給同學聽,讓他們也能了解家鄉歷史文化?!眮碜猿喾宥袊H實驗學校三年級的楊茜參加了赤峰文旅集團發起的學、思、游融合研學游,走進二道井子遺址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魅力。
截至目前,赤峰文旅集團已經制定勞動教育與研學實踐方案,規劃工業、農業、文化、旅游等優質研學路線七條,計劃開展研學旅游活動,讓青年學子們從小知家鄉、 愛家鄉,在“寓教于學”中樂享暢游體驗。
文創產品作為一種融合文化、藝術與創意的產品形式,為赤峰旅游注入更多的文化精髓和傳統藝術元素。
在第七屆自治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赤峰展廳大放光彩,以“有一種文化叫赤峰”為主題,創新打造以歷史時間軸為主線的文化遺產地標,讓觀眾沉浸式追尋赤峰歷史的發展脈絡,多角度感受赤峰的深厚文化內涵。
赤峰文旅集團、赤峰博物院非遺中心協作推介了10家非遺傳承人企業參展,以“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帶領觀眾走近非遺。
“我們在傳統技藝上創新、改良的一些茶碗,包括遼白瓷釉、遼黃瓷釉,還有融入遼代壁畫元素的賞盤,符合現代審美需求和標準?!笔屑壏俏镔|文化遺產項目“手工制瓷技藝”傳承人李志介紹說,傳統制作融合創新,展現非遺在新時代迸發出“亙古亙今、日新又新”的活力。
11月27日,“赤峰好物進北京”活動在北京展覽館如火如荼舉行,在文旅展區,100余種赤峰特色旅游商品、文創產品和“內蒙古禮物”精品商品閃耀會場,風格獨特的遼瓷制品、精美絕倫的契丹御繡、中國四大印石之一的巴林石雕件,多角度呈現赤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豐碩成果。
現場最吸睛的莫過于赤峰文旅集章冊,22個赤峰各地風土人情的印章可以逐一蓋在一個像奏折樣冊子上,吸引了不少北京市民前來蓋章。
“赤峰把所有文化旅游資源、民俗風情、景點景區、文物遺跡、市井習俗、美食風物歸納設計,形成了符號化的印章圖標,游客可以通過蓋章的形式把赤峰‘帶’回家?!背喾迨形穆镁指本珠L馬仙和說,蓋章的同時也記住了赤峰文化元素及網紅打卡點,激發游客來赤峰打卡的欲望。
文旅融合,赤峰已捷足先登。未來赤峰將進一步整合旅游資源,深入挖掘田園風光、古建筑文化、地方風俗、特色美食等文化特征,用文化引領旅游發展,用旅游促進文化繁榮,在文旅融合中實現文化的傳承創新。(記者 肖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