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東港:創新賦能 競逐發展“智”高點
14道工序,6名工人值守,每16秒就有一部電話機下線,山東比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創造新的智造速度。
“生產效率高了40%,用工僅是之前的七分之一。”用上自己研發的全自動電話機生產線,公司智造總監馬麗華喜上眉梢。更讓他高興的是,公司推出的智能化酒店通訊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酒店等領域,在國內酒店通訊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
既是科創載體,又是生產廠家,隨著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創新的引擎在東港區各企業提檔升級中發揮的驅動作用愈發凸顯。科技與生產要素的雙向奔赴之下,產業創新的基因正在這里融合萌發出新的活力。
近年來,東港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和對創新創業主體的服務,千方百計催生新業態,打造新賽道。
登錄“東港區政府門戶網站”,《東港區貫徹落實〈日照市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具體措施》《東港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等系列文件一目了然。早在去年,東港區就持續開展“訪企問需”活動,派出“項目管家”“樓宇專員”深入到車間一線、運營現場,幫助企業梳理技改項目,尋求轉型升級扶持。
“我們根據企業發展需求,量身定制了引導政策、意見辦法,支持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創新型企業做大做強。”東港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胡波說。
感受到家鄉謀劃產業創新發展的決心和行動,2021年,山東聚塑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塑云”)董事長邢茂偉在東港區設立區域總部;一年后,又把企業總部從浙江遷到東港區,利用優越的區域位置和周邊豐富的產業生態,深耕塑料制品產業鏈數字經濟。如今,該企業年交易額達到70億元,連續2次被評為“中國產業互聯網百強企業”。
今年,東港區在空港經濟開發區打造了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標準化廠房3.4萬平方米,專注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積聚培育。“聚塑云”又在這里投資3億元建設了聚塑新材料項目,新上生產線50條,并與南京大學合作組建新材料產業研究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
目前,包括聚塑新材料在內,這里已經聚集了阿博特復合材料、源航鎂鋰合金新材料等一批研發生產“復合型”企業。今年,東港區共招引科創類項目48個,其中投資10億元的照芯先進半導體項目一期已試生產。一端對接上游原料供應商,一端聚焦下游用戶,“數字交易+研發+生產”的產業鏈條,進一步被拉伸。
隨著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平臺搭建、創新人才集聚、產業體系優化,前沿技術攻關能力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來自東港區工信部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區實施技改項目35個,完成技改投資5.25億元,同比增長17.4%。
眾多創新基因的融合之下,新動能的種子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高端化工等領域不斷孕育,越來越多的創新型“種子企業”涌現。今年,東港區新認定及復核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8家、瞪羚企業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65家。(史樹梅 盧立平)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