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貿穩中培育新動能
“這一年,我仿佛都是在飛機上度過的。”日前,嘉興某家紡企業董事長費中富感慨。2022年12月,費中富跟隨省級商務部門帶隊的“搶單團”飛赴德國、法國接訂單,由此揭開了浙江“千團萬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的序幕。
2023年是疫情防控轉段后的第一年,外貿大省浙江交出了亮眼的答卷——開局平穩,逆勢增長,重質保量。1至11月,浙江進出口總值達4.50萬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出口3.28萬億元,增長3.5%,出口占全國的15.2%,居全國第2位。
外貿數據的上揚,來自不斷增加的訂單。自啟動“千團萬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以來,截至2023年12月10日,全省共有2709個團組赴境外參展、開展經貿洽談和招商推介等商務活動,聯動企業15384家次、31485人次,達成意向訂單超1820億元。
陸續舉辦的海內外展會,讓外貿企業獲得了更多信心。“展會依然是我們與境外客商建立聯系、展示新產品最重要的窗口。”采訪中,部分企業表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渠道廣交會2023年全面恢復線下辦展,讓他們接到了不少訂單。
除了廣交會,浙江還積極組織和鼓勵企業參加各類海內外行業展、綜合展。截至2023年11月底,浙江省商務廳共支持貨貿類展會123場,組織4320家次企業參加,接洽客戶42萬人次,出口意向成交金額超140億元。
浙江鮮明的塊狀經濟為外貿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這背后,有眾多特色產業集群作支撐,這也是“浙江制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廣交會浙江省交易團副團長王舒立介紹,浙江生產型企業參展比例顯著增長,體現了浙江制造水平的升級,“以家電和機械為例,這兩大產業的全球競爭非常激烈,而浙江在最激烈的地方突圍,恰恰體現了民營企業的韌性和優勢。”
前不久,全面升格的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在浙江舉辦,浙江在數貿會現場簽約項目達32個,總簽約金額達1558.5億元。
掘金數字貿易這片外貿新藍海,10月,首批浙江省數字貿易示范區入圍名單公示,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和國家自貿試驗區蕭山區塊、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義烏自由貿易發展區等將作為承載平臺,高質量推進浙江省數字貿易示范區建設。
在貿易摩擦頻發、全球外需不穩的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成為許多外貿企業的新藍海。數據顯示,1至11月,浙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1.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占浙江出口的49.7%,出口增長貢獻率為134.7%。
新市場新客戶增加,企業如何降低接單風險?浙江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以來,浙江省商務廳聯合出口信保、杭州海關等單位建立了成熟的合作體系。企業接單后,金融部門提供融資便利、海關提供通關環節便利,助企放心接新單。截至10月底,轄內出口信保公司累計為2.4萬家企業的767.7億美元外貿出口提供承保支持;幫助企業挽回損失超4.34億美元,同比增長4.6%;對材料齊全的出口信用保險限額批復辦結率超90%,500萬美元以下統保平臺區縣覆蓋率超90%。
穩外貿,需要久久為功。接下來,浙江將圍繞“五個新”,針對性打好“穩”傳統市場、“拓”新興市場、“調”產業結構的組合拳,全力穩固訂單和產業關鍵核心環節,為全國穩住外貿基本盤作出浙江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