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霍州窯址保護與開發:讓沉睡千年的歷史文物“活”起來

      發布時間:2023-12-19 11:38:00來源: 山西日報

        霍州窯,這個位于山西省霍州市白龍鎮陳村,汾河西岸臺地的前緣地帶的金元時期重要瓷窯址,曾被稱為中國北方白瓷“最后的輝煌”。然而,這個千年的歷史文物,一直被一層神秘的面紗所籠罩。近日,隨著霍州市政府對霍州窯址保護與開發工作的不斷推進,這個沉睡千年的歷史文物逐漸掀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千年古窯“掀開”神秘面紗

        據史料記載,霍州窯,也稱陳村窯,該窯生產的器具“細膩柔軟、釉面澤潤,器形小巧玲瓏,造型精巧美觀,質地薄如蟬翼,脆如秀玉”,深受歷代皇家欣賞,多為宮廷收藏之物。始于唐末,鼎盛于宋代。到了元代,霍州窯已達到北方陶瓷首屈一指的地步,廣受贊譽“霍州瓷窯,登峰造極”。目前,在上海博物館、山西博物院、臨汾博物館等都有霍州窯宋、元、明、清時期生產的瓷器藏品。自1975年被發現以來,霍州窯一直未開展過考古發掘工作。2021年霍州市委、市政府啟動霍州特色優勢文物資源——霍州窯的總體保護規劃工作,著手編制《霍州窯址文物保護總體規劃》。  

        2021年,為了讓沉睡千年的歷史文物霍州窯“活”起來,走入大眾視野,讓文化遺產真正屬于公眾、惠及于民,霍州市啟動霍州窯總體保護規劃編制工作。202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霍州窯址開展全面的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并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及霍州市文物部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霍州窯址開展了首次科學考古發掘工作。據介紹,這次考古調查8個發掘地點共計發掘600平方米,清理發現有金、元、明時期的作坊、窯爐、灰坑等制瓷遺跡,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窯具,較為全面、立體地展現了霍州窯的瓷業歷史和生產面貌。

        在考古發掘現場,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光堯指出,霍州窯在中國陶瓷市場有了新的定位。其胎的細白程度和釉的溫潤程度已達到北宋時期的定窯水平,代表著當時瓷器生產的最高研發水平、最高生產質量。

        千年翠色一經亮相驚艷四方

        今年2月份,一則《霍州窯發現近50年首次發掘成果顯著》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考古和陶瓷學界廣泛關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劉巖介紹,霍州窯作為山西地區金元時期生產瓷器的代表性窯場,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元代,北方地區大部分白瓷窯場生產普遍衰落的形勢下,霍州窯以工藝精湛、造型薄俏的細白瓷制品而獨領風騷,成為元代手工業門類中陶瓷手工業體系的標志性窯場和杰出代表。霍州窯發現近50年來開展的第一次考古發掘工作,意義深遠。  

        12月3日上午,全國各地的陶瓷行業和遺址規劃專家學者來到陳村考察觀摩。穿梭于寒冬中的巷陌田埂,一處處冷寂而拙樸的考古發掘遺址,不禁讓人聯想起這個小村莊千百載間的窯火熊熊。

        在陳村考古駐地,一片片冰冷的瓷器殘片燃動著人們的熱情。專家學者們仔細端詳、細致探究霍州窯的燒制歷史、工藝技術、生產規模。“從出土的瓷器碎片,不難看出霍州窯以燒白瓷為主。”“霍州窯所燒白釉精品,比定窯胎薄體輕,小巧玲瓏,特別是霍州窯在燒制工藝上采用疊燒和支釘支燒的方法,因此口邊有釉,有‘凡口皆滑’的特點。”“霍州窯燒制的白瓷,造型精美、胎薄體輕、形如蟬翼、輕若海綿、紋飾多變、制作精良,稱之為精白,主要以碗、盤、碟、高足杯為主。”“折腰碗腰線硬朗,瓷片標本圖案器型呈現了霍州窯瓷器的古樸素純溫潤拙雅,展現了霍器的藝術風格,為現代開發利用提供了豐富的元素”……手捧殘破的瓷片,人們不忍釋手,贊不絕口。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孫新民感慨:“通過這次考古發掘,讓我們了解了霍州窯的制瓷歷史、工藝特點、發展演變過程。定窯在元代已逐漸沒落,但霍州窯的仿定窯產品非常精致,能夠進入元大都,說明了它在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

        “陳村瓷器生產距今有著1000年左右不斷代的歷史,這在全國少有,價值非常重大。”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物保護科技研究院院長柴曉明認為,中國以瓷器為名,在絲綢之路的貿易中,瓷器是最重要的大宗貨物。想要了解中國的制瓷業如何發展,霍州窯是非常重要的標尺,有全國性甚至世界性意義。

        傳承千年窯火升騰時代光華

        “讓文物‘活’起來”,就是要激活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通過活化利用讓文物重現璀璨光彩。12月3日下午,一場持續了近4個半小時的霍州窯址考古與規劃專家座談會,足見業界對霍州窯“前世今生”的高度關注,以及對其發掘保護開發的現實意義。座談會上,10余位與會專家、學者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就霍州窯址下一步考古工作、價值闡釋、保護規劃等進行了交流探討。

        “霍州窯代表了元代中國北方白瓷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平。”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黃信不吝溢美之詞,在中國整個瓷器發展歷程中,霍州窯是中國北方白瓷“最后的絕唱”“最后的輝煌”。

        “傳統對于今天的意義,就在于怎樣把它挖掘好、整理好、消化好、吸收好,進而再創造。”深圳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郭學雷建議,可以將支釘疊燒技術,乃至霍州窯瓷器的造型美感、圖案樣式融入文創開發中,讓其傳統元素影響到現代人,“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它、傳播它,讓它煥發新的光彩。”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王曉毅認為,規模龐大的窯址上幾個點狀區域的抽樣式發掘,只是揭示了霍州窯冰山一角,下一步還需繼續開展工作,盡可能完整揭示霍州窯整個瓷業生產歷史和面貌,不斷推進霍州窯的研究走向深入,“建議當地政府推動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博物館,讓霍州窯產品實現復燒,文物活化利用,讓文化遺產走入百姓生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物保護科技研究院副院長王璐作霍州窯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報告稱,霍州窯遺址將建設遺址博物館,把陳村打造成“中國傳統村落”,將失落的文化遺存串聯成線,利用現代科技為文化遺產保駕護航,讓人們沉浸式體驗燒窯、考古的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目前,霍州窯已發掘窯址4座,回填窯址2座,霍州窯址保護和開發總體思路日益明晰,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霍州市委書記李青雁表示,霍州窯作為遺產活化的典型案例,下一步該市將積極推動霍州窯煥發新生,打造成為文旅融合的樣板工程、鄉村振興的示范項目,讓文化遺產真正惠及群眾。

        隨著霍州窯的千年面紗被掀開,它所代表的歷史文化價值將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了解,而通過對其保護和開發工作的不斷推進,古老的陶瓷文化不斷被“活化”,這不僅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到霍州窯的歷史魅力,同時也將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記者王荔)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极品虎白女在线观看一线天| 裴远之的原型人物是谁 |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剧情| √在线天堂中文最新版网| 新版bt天堂资源在线|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欧美aaaaaa级爽激情会所| 亚洲最大视频网| 猫咪免费观看人成网站在线|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色一乱一伦一区一直爽|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成人福利小视频| 国产福利短视频|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挡软| 在线二区人妖系列| a网站在线观看|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捅| 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老熟妇好大bbbbb| 日本动漫黑暗圣经| 久久免费国产视频| 国产91小视频| 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成人免费视频网|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久久波多野结衣|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 日韩色视频在线观看| 乳孔被撑开乳孔改造里番| 欧美一线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 欧美啪啪动态图|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欧美乱大交xxxx|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