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需求就是改善營商環境抓手
核心閱讀
為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經營主體需求,以企業難點、痛點為營商環境改革的抓手,全周期、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企業健康發展。
今年7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指出,“精準制定實施各類支持政策,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加強政策協調性,及時回應關切和利益訴求,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經營主體需求,以企業難點、痛點為營商環境改革的抓手,全周期、全過程、全方位服務企業健康發展,不斷激發市場活力。
事前咨詢,實現審批、監管效率“雙提升”
“計劃新開的餐廳已經選好了地點,正打算裝修,但又擔心裝修不合規導致返工,那就白投入了。”楊文正籌備在北京市豐臺區萬豐路開一家云南菜餐廳,但對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要求把握不準。
楊文來到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咨詢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裝修要求與條件。工作人員張旭告訴他:“裝修前,我們的工作人員可以幫您看看圖紙和布局,沒什么問題再動工。在‘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預約,或者到經營地址所屬轄區進行線下預約,相關人員會去現場指導。”楊文隨即拿出手機進行了線上預約,“這項服務真便利”。
3天后,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宋京、裴名巍來到餐廳現場。楊文咨詢如何選擇吊頂材料和墻面材料,宋京說:“吊頂和后廚的墻磚材料,沒有品牌要求,但需要滿足光滑、平整、防水、易清潔的基本要求,您現在看中的這款吊頂材料布滿孔洞,容易積灰落塵,滴落冷凝水,不能用于后廚。”
楊文感慨:“從審核圖紙到把控細節,從講解布局到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及時調整完善,避免了花冤枉錢。”一周后,楊文的餐廳完成裝修,正式提交了食品經營許可證申請,順利通過現場核查。
為進一步降低企業準入成本,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實行食品經營許可事前咨詢服務,在經營主體正式提交食品經營許可證申請前,審批部門依照申請人的意愿,針對經營主體需求提供指導性服務,包括預約審圖、提前查看現場等。對僅需審查裝修布局圖等無需現場指導的服務類型,完成時限自受理之日起不超過2個工作日;對需要現場指導的服務類型,完成時限自受理之日起不超過7個工作日。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事前咨詢”提升了食品經營許可一次性通過率,減少經營主體因不懂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而產生的合規風險,解決了監管環節經營主體因不懂法律規章而發生的違規行為,實現了審批效率和監管效率“雙提升”。以率先試點的豐臺區為例,去年6月14日以來,共辦理新辦許可申請3663戶,咨詢服務833戶次,一次性通過率為76.8%,較改革前的58.3%提升明顯。
“一站式”服務,融合多項要素資源
近視驗光的準確性關系到消費者能否配到一副合適的眼鏡,也影響消費者眼睛的健康,然而目前驗光配鏡行業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北京大明眼鏡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偉遇到了經營困難:“很多家長不信任眼鏡店的驗光配鏡能力,更愿意排隊掛號去專業的眼科醫院給孩子驗光配鏡。”
何偉想提升眼鏡店的驗光配鏡服務質量及公眾認可度,但不知道從哪里著手。今年5月,他撥通了北京市東城區市場監管局的熱線電話:“我們一直以來苦于沒有明確統一的服務標準,不知道如何提升服務質量。”東城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詳細了解了企業的困難與訴求,指導其通過“東城區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小程序提交認證服務需求。
工作人員線上收到需求,第一時間與企業取得聯系,了解企業情況后介紹了認證機構查詢方式、服務認證概念和流程、認證涉及的行業標準《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服務認證規則》等,指導企業對標完善服務流程。第三方服務認證機構對大明眼鏡的服務人員、服務場所、服務設施、近視防控的健康管理服務、服務實施和服務質量評價等6個維度進行調研評估、現場考察。大明眼鏡按照指導意見完成流程再造,獲得了北京市首批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服務認證證書。
“獲得認證后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信任與認可。6月6日我們通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服務認證,此后第一個月銷售近1600副眼鏡,同比上升約58%,銷售金額同比增加64%。”何偉說。
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是有機融合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要素資源,通過系統化集成、一站式辦理,面向企業、產業、區域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的質量基礎設施綜合性服務。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把為產業集群、產業鏈質量升級提供“一站式”服務放到了重要位置。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提供的基礎性服務包括計量服務、標準服務、檢驗檢測服務、認證服務、質量管理服務,同時還提供品牌培育服務、知識產權服務、政策咨詢服務、產業鏈供應鏈服務等拓展性服務。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建成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試點平臺23個,2023年服務企業1864家次,累計服務企業6000余家次。
“一照通投”,為跨區域投標提供便利
“過去,每當參與政府采購,首先想到辦理CA(電子商務認證中心)證書是一件麻煩事。”廣東省東莞市某紙業有限公司的經辦人李菲說,“如果我們想參與跨區域招投標,還需要辦理多個當地的CA證書,每個證書雖然只有兩三百元,但是一連辦好幾個,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各項流程往往需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萬一辦得不及時還會錯失市場機遇。”
在使用電子營業執照參與北京市政府采購業務后,李菲改變了看法。李菲通過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的“北京專區”了解到,可以使用電子營業執照在北京直接參與政府采購。她使用電子營業執照完成了在線注冊、電子簽章、文件加解密等跨區域電子投標的全過程。
“能使用電子營業執照辦理招投標真是方便,全程網上辦理,非常省心、順心,還節省了不少開支。”李菲說,“這大大提升了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便利度和交易效率,為企業跨區域經營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今年,北京市打造支持電子營業執照“一照通投”的省級政府采購電子交易平臺,實現政府采購招投標“網上辦、跨省通、無介質、零成本”。今年以來,共有8993家企業利用電子營業執照,開展政府采購業務5萬余次。
近年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大力推廣電子營業執照跨部門、跨區域應用,現在北京市已為250余萬戶存量經營主體全部生成電子營業執照,經營主體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可隨時通過微信、支付寶“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下載進行應用,下載后可以轉授權給需要的人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目前,超過189萬戶經營主體下載應用電子營業執照,占存量經營主體七成以上,今年新設經營主體超八成下載應用了電子營業執照,北京市累計調用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量已經超過1.4億次。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1日 1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