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潛山:文化“軟實力”構筑鄉村振興“硬支撐”
走進安徽省潛山市五廟鄉程沖村,宛如走進一座古村落博物館,一棟棟老屋訴說著光陰的故事。
“曾經,程沖村許多老房子因年久失修,面臨損毀的風險。”五廟鄉黨委書記王昭介紹,近些年,當地高度重視傳統建筑的保護工作,在保存原有建筑風貌的同時,系統推進保護利用,一座座老屋重新煥發“生機”。
正在修繕中的潛山市五廟鄉程沖村“程家老屋”。人民網記者 高飛躍攝
“‘一山一水、一鎮一莊、一田一園、一樹一石’都鐫刻著深厚的歷史記憶,這也是彰顯潛山特色的‘根與魂’?!睗撋绞杏嘘P負責人介紹,自2017年起,潛山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拯救老屋、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整理傳承利用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等領導小組,建立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體系,出臺加強傳統建筑保護利用發展和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整理傳承利用專屬政策,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全面系統推進城鄉傳統建筑和古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
2023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公布全國首批63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名單,潛山市成功入選。
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產業是載體。近年來,潛山通過深入實施“文化+”“旅游+”戰略,加大文化旅游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力度,打造體現本地元素,獨具特色的鄉村、農業、研學、民宿等旅游業態,豐富文化研學游、生態田園游、休閑度假游、高端商務游等產品供給,推出“文化尋源”“地質尋秘”“非遺傳承”“康養尋?!钡纫慌黝}突出、特色鮮明的精品旅游線路,形成創新力更強、附加值更高的文旅產業鏈。
找準了將優秀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的現實路徑,不少村子搭上了發展快車,許多鄉村手藝人也把“指尖技藝”變成了“指尖經濟”。
“我們深入挖掘本土紅色文化,通過‘老屋復興’喚醒閑置資源,對五廟黨小組舊址進行綜合改造提升,建成紅色文化教育傳承基地、紅軍橋、3000平方米的綜合文化廣場。”潛山市五廟鄉紅光村黨總支書記程長松說,去年,有1萬人來到紅光村開展研學活動,人氣火爆。
在潛山,官莊德馨莊、龍潭萬澗、黃泥老街等一批以傳統村落為依托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正在加快建設,文化“軟實力”構筑鄉村振興“硬支撐”的新態勢正加速形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