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耕海而作,向海而興

      發布時間:2024-02-22 11:20:00來源: 人民網-福建頻道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當前,全國各地正在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經濟工作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深刻領會黨中央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人民網特別策劃推出“看準了就抓緊干”系列報道,見證并記錄神州大地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場景。

        累計產氣超70億立方米,產油超70萬噸。2月1日,我國首個自營勘探開發的1500米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交出新的“成績單”。自2021年投產以來,位于我國海南省陵水海域的“深海一號”持續高產穩產,成為依托深海優勢、做大深海文章,加快深海油氣資源開發的生動注腳。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當前,依托海洋資源的“藍色經濟”愈加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沿海省份正緊緊抓住“向海”資源特色,向海圖強,為全國全域向海發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開辟新路徑。

        把握“海”的優勢:傳統產業“向新”發展

        “一、二、三,走!”清晨7點,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三都白基灣海域大黃魚養殖基地已是熱火朝天,養殖基地負責人宋向國和工人們將收獲的大黃魚打撈上秤。

        “這些魚都將當天打包發車運往全國各地。”宋向國笑著說,養殖基地啟用“深水區養殖模式”,實現品質和產量雙提升,目前一共84口新型網箱,單過年這幾天就能賣出上千噸魚。

        靠海吃海,唱響海洋牧歌。從謀“一域”至耕“全鏈”,漁業養殖正“向新”發展:“從近岸淺海養殖到深遠海離岸養殖,從傳統人工養殖到自動化智能化養殖”的時代已悄然到來。

        2月4日,伴隨著初升的朝陽,在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離岸120海里的黃海海域,這個全球第一座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的網箱箱體,再次潛入海平面57米以下的黃海冷水團中。

        “深藍1號”養殖班組長楊立和養殖操作人員吳海軍通過水下智能監控系統及聲吶系統,實時監控著魚苗采食情況和自動化設備的運轉情況。

        “這是目前唯一一個國家級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底層海水溫度常年保持在12℃以下,是冷水魚生長的絕佳之所。”山東海洋集團深遠海綠色養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林介紹,“深藍1號”目前已經完成3次大規模收魚,實現了全球低緯度遠海養殖三文魚和國產海水三文魚養殖“零”的突破,這些三文魚36個小時內就能發往全國,走上百姓餐桌。

        浙江象山縣的北歐(中國)鮭魚RAS陸基養殖場是亞洲最大規模的陸基大西洋鮭魚循環水養殖工廠,目前一期工程即將完工,年產能將達4000噸,二期項目將在近期動工建設。未來,依托該項目,象山縣將招引三文魚上下游企業,構建三文魚育苗、養殖、精深加工的全產業鏈布局。

        “向海深耕”,已拉開新一輪的“耕海牧漁”大幕。

        挖掘“海”的價值:新興產業方興未艾

        上海是我國海洋經濟最發達、海洋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預計2023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將超過萬億大關。

        激發“藍色發展”新動能,科技創新始終是第一動力。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上海市建設現代海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龔正指出,要全力推動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這個號召很快在上海崇明(長興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落實:區內海洋領域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占比大幅提升;集聚圍繞價值鏈高端的創新研發載體,加快推進海洋裝備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

        當前,沿海一帶正搶抓“風口”,加速布局產業版圖。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的洋口港,是個“能源島、產業港”,如今成為向海發展“主引擎”,待國信、協鑫、華潤等項目建成后,洋口港LNG(液化天然氣)年接卸量預計突破2000萬噸,將成為全國最大的LNG能源保供中心。

        ——廣東省汕尾市近年來著力構建“風光水火核儲”能源體系,中廣核等一批大企業相繼入駐。“汕尾日益成為海洋產業新‘高地’。”汕尾市市長鄭海濤告訴記者。

        搶抓“藍色崛起”新風口,跑贏“變大為強”新賽道。

        2023年,全球單機容量最大18兆瓦直驅海上風電機組、全球單機容量最大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接連在福建省福清市下線。

        在浙江省舟山市,自貿試驗區做好“油氣”文章:2023年全年新增油氣庫容 160.4 萬方,累計庫容達 3867.6 萬方。舟山市以港口和臨港工業為重點,以綠色石化項目為龍頭布局發展油氣全產業鏈,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石化基地。

        2024年2月18日,“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又傳來好消息:新建的綜合處理平臺東西組塊海上吊裝作業在海南崖城海域順利完成,該工程建設取得新的關鍵進展,將為按期投產奠定堅實基礎。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項目經理劉康告訴記者,二期工程全面投產后,可使“深海一號”整體的天然氣儲量從1000億立方米增至1500億立方米,高峰年產量從30億立方米增至45億立方米,將持續為海南自貿港及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可靠的清潔能源,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氣源地。

        向海洋要空間、要資源、要效益,“藍色經濟”正破浪前行。

        釋放“海”的潛力:擴大“海絲朋友圈”

        2月1日,滿載1100標箱的“海豐四日市”號貨輪緩緩駛離福建省廈門市海天碼頭。至此,從廈門港始發的“絲路海運”航線累計開行突破1萬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達1116萬標箱。

        “絲路海運”自2018年廈門啟航,是國內首個以航運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和平臺。

        “絲路海運助力重塑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國際物流新格局和運貿協同發展新模式。”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南說。

        走到第六個年頭,“絲路海運”的“朋友圈”不斷擴大——聯盟成員已達320家,命名航線突破110條……這條從福建出發的“黃金水道”越行越寬。

        海,包容萬物,通達四方。從千年前“漲海聲中萬國商”到新時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洋承載著中國人未變的“藍色夢想”——那是對于開放和交流的渴望。

        轉身向海、依港開放。從港口看我國對外開放,數十載耕耘終不負:上海港,2023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915.8萬標準箱,連續14年蟬聯世界第一;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樞紐港,通達全球集裝箱港口,聯通內陸腹地,已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陸海相接的重要節點——沿著這條國際大通道,越來越多東盟國家的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新能源、新材料等產品也走進東盟國家。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激發全國上下向“海”要開放、要發展。

        新年伊始,沿著我國漫長的海岸線行走,由南向北,目之所及,一派生機勃勃:

        在廣東,總投資約20億元的廣州南沙國際港航中心項目正式開建,這是南沙首個集航運調度、港航商務、口岸服務、商業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港航中心。

        在浙江,隨著國際航行船舶“以星羅安達”輪緩緩靠泊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集裝箱碼頭2號泊位,寧波舟山港全新的南美西航線順利開通運營。

        在上海,全球集裝箱航運企業馬士基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設立的國際中轉集拼中心正式揭牌,將推動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發展。

        …………

        起步決定后勢。向“海”看,“抓緊干”,“中國開放之門”才能越開越大。

        (鐘巧花、林曉麗、蘭志飛、毛雷、孟凡盛、龔莎、王文娟、顧玉雪、王繼亮、張麗瑋、王雅蝶、馮肖慧)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级毛片视频| h无遮挡男女激烈动态图|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欧美丰满白嫩bbwbbw| 国产午夜爽爽窝窝在线观看| 99日精品欧美国产| 日本japanese丰满奶水|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成+人+黄+色+免费观看|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aⅴ|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站| 最新国产精品自拍|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 伊人情人综合网| 色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焦| 日韩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美女叉开腿让男人捅| 国产综合成色在线视频 | 久草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国产91po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国产免费看插插插视频|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唾|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 三年片韩国在线观看| 日本夜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好大灬好硬灬好爽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