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上門更要“上心”(縱橫)
不久前,福建省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新增上門服務費等價格項目及修訂部分價格項目的通知》,明確新增上門服務費、團體心理治療等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并對院前急救費等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進行修訂完善。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時間是寶貴的資源。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醫院,而是延伸到了家庭和社區層面。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上門醫療服務,并采取“醫療服務價格+上門服務費”的收費方式,體現了優化醫療服務的不懈努力,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這讓一部分有這方面特殊需求的群體避免了來回奔波、排隊等待時間長等煩惱,有助于進一步改善就醫體驗。比如,對那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康復期患者等特殊群體來說,上門醫療服務不僅更加省心省力,還讓他們感到更加自在和舒適,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
醫療服務上門,更要“上心”。以專業技術過硬、醫德醫風優良的醫護隊伍作為支撐,醫療上門服務才更容易獲得患者認可。醫療機構要把加強醫護隊伍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一方面,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教育和培訓,確保他們能夠提供高質量的上門醫療服務。另一方面,要完善硬件設施,確保診療設備、藥品等物資充裕,以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此外,還要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務流程,針對預約、出診及后續跟進等環節做好細節管理,確保服務質量。
發展上門醫療服務,需要加強監管和引導。首先,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上門醫療服務的定位、責任和權利,為行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其次,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通過補貼或稅收減免等方式,鼓勵更多醫療機構提供質量更高、價格合適的上門服務;再次,要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對上門醫療服務的質量進行監督和評估,確保服務的專業性和安全性。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群眾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上門醫療服務將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方式。更好凝聚各方面的合力,進一步健全普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定能把更多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摘編自《福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