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莊啟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
原標題:亦莊啟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
本報記者 曹政
近日,北京經開區發布2024年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將通過實施聚鏈升級、創新領航、數字標桿、綠色轉型、開放共贏、全域場景、金融惠企、人才高地、服務便企、法治護航十大行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據介紹,十大行動包含51項措施,其中數據制度試點、全域場景創新等12項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屬全市首創。
年底前培育超30家“鏈主”企業
作為北京新能源汽車的新勢力,小米汽車的生產線正在亦莊加速啟動。
“小米汽車扎根北京,致力于帶動京津冀汽車產業轉型,首款車型對京津冀地區實行近地化配套,同等條件下將優先選擇北京經開區的企業。”小米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王海華介紹。
十大行動的第一項就是實施聚鏈升級行動,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我們將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等重點產業鏈,統籌推進補短板鍛長板,建立自主可控、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將“一鏈一策”制定補鏈強鏈延鏈方案,發揮鏈主企業牽引作用,帶動上中下游企業實現空間集聚、資源共享;“一鏈一單”編制招引項目清單,對鏈主企業招引補鏈強鏈延鏈項目落地、擴大上下游產品服務采購給予資金支持。
產業鏈要素供給方面,將優化五級供地模式,探索工業用地復合利用、彈性增容等機制,可提供9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保障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的要素需求。按照計劃,今年將加快培育一批腰部企業成長為鏈主企業,力爭到2024年底,形成30家以上規模較大、帶動力強的細分領域鏈主企業。
12項營商改革舉措全市首創
去年,全國首個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落地亦莊新城。按照計劃,先行區在明年將基本形成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框架體系,數據交易額達到50億元,數據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據介紹,經開區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全行業全鏈條普及應用,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產業發展高地。
制度先行需要創新。相關負責人介紹,亦莊將實施數據資產確權登記、評估入表、交易流通等綜合改革,加強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探索數據跨境安全便捷流動。同時,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全棧式服務平臺,2月底率先建成2000P智能算力中心,年內再增加2000P智能算力規模,建設國家級數據訓練基地;支持數據開發利用,匯聚自動駕駛、“三醫”、航運等數據集,建設政務、公共、工業等數據專區,推動公共數據向經營主體有序開放。
十大行動包含51項措施,其中數據制度試點正是12項全市首創的營商環境改革舉措之一。“這12項全市領先的營商環境改革舉措是一路先行先試的探索,未來這12項舉措將逐一落地、不斷深化。”相關負責人說。
設立1億元風險補償資金
如何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于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根據方案,今年經開區將加大股權投資力度,用好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100億元基金、經開區100億元政府引導基金,發揮“產業升級基金+科創基金+種子基金+人才基金+市場化子基金”撬動作用,助力科技創新型企業加快發展;支持金融機構創新“整鏈授信”等模式,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信貸服務。
在加強企業上市服務方面,將發揮北滬深交易所經開區上市服務基地作用,加快在審企業上市進度,與北交所合作設立高端產業板塊,高效助推企業掛牌上市。此外,亦莊將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設立1億元風險補償資金,提高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便利小微企業獲得融資。
一批政務服務、政策服務、生產生活服務舉措即將在今年落地:以“迎商中心”為載體,打造全國首個企業入區一站式集成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帶設計方案供地”模式,實施規劃許可“豁免清單”制度,推行“竣工即交證”,加速投資項目落地投產;出臺商業航天、汽車芯片、科文融合等15項惠企政策,擴大政策精準推送、即申即享適用范圍,實現政策公平普惠、直達快享;加快北京小學、北京八中、北京兒童醫院新院區、亦城書院、數字藝術館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嘉會湖、通明湖景觀提升,保障市政設施與產業項目同步建設,更好滿足企業人才創業和高品質生活需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