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陽泉郊區企業鼓足干勁趕訂單拓市場
春節假期剛一結束,山西京纜線纜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便忙碌起來,工人師傅們正抓緊趕制一筆總額1800萬元的特種線纜訂單。和該公司一樣,陽泉郊區各企業迅速從“假日模式”切換到“工作模式”,趕訂單、拓市場,奮力沖刺首季“開門紅”。
“我們去年10月份新引進了這臺高速全自動擠出機組,每小時能產1.2萬米線,效率高出一倍以上。”工作臺前,京纜線纜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曹乾一臉自豪。
公司負責人介紹,其拳頭產品防火線纜均為自主研發,去年第四季度又自主研發了兩項防火專利產品,超強的防火、防水、防爆和耐腐蝕性能,為電力系統的消防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公司目前專利已達8項,全年訂單量翻了一倍。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相比2022年增長近一倍。
“我們通過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認定,同時拿到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給公司發展注入活力,使公司能站得穩走得遠。2024年,公司將不斷完善管理,加大技術投入,同時投入新廠區建設,力爭再上新臺階。”曹乾信心滿滿。
項目建設是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位于陽泉郊區循環產業園的中科泓源資源循環利用研發示范基地項目,所有中試生產線已圓滿完成帶電調試轉入試生產階段,并在不久前成功生產出了首批路基材料及附屬產品。
該項目由山西中科泓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技大學合作建設,圍繞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課題進行科研攻關,對廢棄資源深加工,形成節能環保、優質耐用的高等級公路水穩層、免燒磚、建筑砌塊、護坡石等新型建筑材料,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山西中科泓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技術負責人趙霖介紹,通過煤矸石、粉煤灰和赤泥等固廢按照一定比例的摻混,可每小時生產出500噸以上的固廢路基原材料,也就是水穩層,或者300噸以上的預拌料,既安全又環保,試生產期間基本消耗掉5000噸煤矸石。
整個項目將傳統的“資源→產品→廢物排放”開環模式轉化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模式,實現地區經濟與生態環保的良性循環,年可處理赤泥、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工業固廢200萬噸,年產砌塊標磚9000萬塊、保溫墻板200萬平方米、路基水穩層材料50萬噸。項目計劃總投資5億元,占地92畝,目前已投資1.8億元。
沖刺新春“開門紅”,中科泓源辦公室主任王冬腳步匆匆。“我們正抓緊建設的二期砌塊車間還要增加兩條全自動固廢砌塊生產線,現在完成部分設備基礎與料倉、料罐建設工程,之后將繼續完成剩余設備基礎及車間地面工程,預計今年4月開始設備安裝,7月開始調試生產。整個項目運行后,年可實現稅收1.9億元,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
2023年,陽泉郊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5.5億元,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完成10.4億元,增長13.7%。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完成4.3億元,增長67.4%。“開啟新希望,實干譜新章”,是陽泉郊區企業共同的新年愿景。(記者白雪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