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綠成“金”的旌德實踐
初春時節,來到安徽省旌德縣,眼前已是一片綠意盎然。
旌德縣地處皖南山區,距黃山風景區僅60公里,是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的核心區。全縣森林覆蓋率69.2%,林木綠化率73.1%,素有“山區小縣、林業大縣”之美譽。
這個人口只有15萬的小城,是中國靈芝之鄉、中國宣硯之鄉、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強化資金支持 推動規模經營
想要產業做得好,資金支持不能少。
旌德先后出臺《旌德縣支持靈芝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關于加快林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縣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鼓勵發展林下經濟。與此同時,2020年以來,旌德縣整合林業、農業、鄉村振興、經信等部門項目資金2300萬元,實施林下經濟方面項目8個,帶動8000萬元社會資金投資林下經濟產業建設。
有了資金支持,還要創好經營“示范點”,用以推動規模化經營。
近年來,旌德縣推廣林下復合種植“香榧+黃精”3500畝、“退耕還林+靈芝”2200畝、“香榧+茶葉”3200畝,實現經濟效益長短結合,以短養長,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培育林下經濟經營主體415家,其中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6家;國家級林業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級示范社6家和省級示范家庭林場3家。2023年申報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建設規模化林下經濟基地30個1.7萬畝,其中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3處,省級特色林業高質量示范園1處,“十大皖藥”示范基地6處,省市森林康養基地4處。
促進林農增收 推進精深加工
“我要將家鄉本土的有機靈芝品牌打出去,讓更多消費者了解真正優質的好靈芝,最重要的是提高農戶收入。”安徽省返鄉創業之星、徽亦健靈芝有限公司負責人程亦舒說。
生長在這片土地,她深知“面朝黃土背朝天”耕作方式的艱辛,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善農民這種“靠天吃飯”的現狀。
對于靈芝生產經營上的問題,她多次逐戶對接,一起研究發展出路。通過四處尋找渠道,程亦舒還與農戶達成了利用電商平臺拓展渠道幫助銷售的共識,與農戶訂立誠信合約,把資金全部預付給農戶,幫助農戶解決資金問題。
通過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經營模式,旌德建立健全與林農利益聯結機制。2022年,發展林下經濟林地總面積52.4萬畝,以黃精、靈芝為主的林下經濟種植面積達到6.5萬畝,林下養殖利用林地面積10.7萬畝,林下經濟占區域林業總產值的百分比23.99%,林下經濟總產值8.8億元,林農人均增收1800元。
在精深加工方面,發展中藥材加工企業7家,開發破壁靈芝孢子粉、超臨界提取孢子油等11大系列110多種靈芝產品,實現收入1.1億元。國家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黃山云樂靈芝有限公司與南京同仁堂、許氏洋參、揚子江藥業等著名品牌老字號建立合作關系,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千草源”黃精、“豐谷”香榧等7家企業獲得SC食品加工許可證。
促進融合發展 提升產品價值
繪好品牌“路線圖”,走好產業“特色路”。
近年來,旌德縣積極探索“中藥材+旅游+康養”融合發展模式,以林下仿野生靈芝、黃精、香榧等為載體,開拓林下藥用植物園,林下養生園、養生民宿等林下經濟亮點,打造森林旅游和森林康養基地。如黃山云樂靈芝有限公司以穩步推進省級林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建設,以林下種植靈芝基地為基礎,推進靈芝加工與森林康養深度融合,探索“神秘靈芝健康游”,促進產品銷售。
目前,旌德全縣精品民宿26家,床位數301個,餐位數1059個,其中坐忘江村、逸境竹居、古竹里、泥鰍山莊等5家民宿入選安徽省重點民宿名錄。形成了以白地鎮朝野別院、坐忘江村等為主的文化體驗主題民宿群;云樂鎮泥鰍山莊、寬嶺6號等為主的山野風格民宿群等多個民宿集群,各有亮點,成功實現了“生態優勢”的轉化。
旌德縣榮獲“中國靈芝之鄉”“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稱號。“旌德靈芝”“旌德黃牛”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縣政府相繼在南昌、上海舉辦“旌德靈芝”品牌推介會,成功舉辦七屆靈芝文化旅游節。靈芝加工通過GMP認證并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旌德靈芝”首次參加品牌價值評估,以品牌價值10.81億元榮登區域品牌榜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