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治理工程建設項目串通投標等突出問題
標前嚴查“規避招標”,標中嚴打職業化串通投標、嚴防定標風險……近日,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水利廳等有關單位印發了《關于常態化機制化治理工程建設項目串通投標等突出問題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若干舉措》),助力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凈化安徽省招標投標市場環境。
緊盯政府國企投資依法必須招標項目
《若干舉措》強化鏈式整治,聚焦招標準備階段、項目招標階段、合同履約階段的關鍵環節,堅持標前、標中、標后全鏈條發力,標前嚴查“規避招標”、應招未招、應進未進,標中嚴查招標不合理限制、嚴打職業化串通投標、嚴管招標代理機構和評標專家行為、嚴防定標風險,標后壓實建設單位主體責任和行業部門監管責任,推動實現鏈式綜合整治。
嚴查“規避招標”怎么查?《若干舉措》明確,安徽省將建立公共資源交易項目清單、審批核準備案項目清單、辦理施工許可證或施(開)工備案項目清單等“三清單”共享核查比對機制。從項目名稱、投資規模、建設單位、招標時間、發包方式、中標企業、施工許可證辦理時間等環節關聯關系入手,緊盯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資依法必須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常態化開展核查比對工作,嚴查規避招標、應招未招、應進未進、先建后招等違法違規情形。
密切關注中標率異常高的“標王”
在嚴查招標不合理限制方面,安徽省下一步將健全招標文件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完善招標文件編制負面清單,指導招標人開展招標文件公平競爭審查,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招標文件抽查,鼓勵全量自查。升級改造電子系統,實現招標文件“在線檢”。
嚴查職業化串通投標,安徽省將建立串通投標犯罪預警研判模型,密切關注中標率異常低的“陪標專業戶”、經常性“抱團”投標的串標“合伙人”,以及中標率異常高的“標王”,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系統與公安相關警務系統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為協同打擊串通投標職業團伙提供信息化支撐。探索推進投標數字證書應用實名認證。
專家評標行為未來也將重點嚴管,安徽省將制定省公共資源交易評標評審專家庫和專家管理相關配套制度,創新運用信息化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專家抽取精準性。制定專家評標情況公開格式范本,全面推行評分情況向社會公開、投標文件被否決原因向投標人公開。
企業串標行為情形嚴重將被取消投標資格
堅持源頭治理,在全面梳理、系統總結省內外治理串通投標等突出問題經驗做法的基礎上,《若干舉措》從推進企業資質條件比對核查、評標辦法動態調整、深化行刑銜接、強化府檢府院聯動、聯合懲戒、警示教育等6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推動實現標本兼治、常治長效。
安徽省還將建立聯合懲戒機制,對于公安機關已偵查終結移送但相對不起訴或免于刑事處罰的串通投標案件,行政監督部門要依法及時予以行政處罰。嚴格落實串通投標違法行為“一地受罰、處處受限”要求,串通投標行為情形嚴重的企業,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項目的投標資格并予以公告。
安徽省還將建立健全警示教育機制,加大對招標人和代理機構違法違規、投標人串通投標、專家違法違規等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持續強化警示震懾效應。(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