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鄉村振興底氣足
【一線見聞】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走進江西省永豐縣佐盛農業生產基地,整齊排列的設施蔬菜大棚內生機盎然,辣椒、黃瓜、西紅柿、茄子等蔬菜長勢喜人,農民們正忙著采摘、分揀、打包、裝車。
“基地依托智慧農業平臺精準管理,種植的蔬菜全年不斷檔,實現全程綠色化、標準化,年產值5000多萬元。”佐盛農業總經理杜曉偉告訴記者,“我們有現代化農業基地600多畝,采取‘龍頭企業+新型職業菜農’模式,吸納了周邊150多戶農戶參與勞務、入股分紅。”
佐盛農業的繁忙景象只是永豐農業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坑田辣椒、藤田大蒜、佐龍扁蘿卜、瑤田淮山……走進永豐縣蔬菜科技小院,在蔬菜種質資源保護和繁育中心,記者見到了100余個江西本土蔬菜品種原種,其中30余個是永豐優勢品種,分別以縣里主產區所屬鄉鎮名字標注,透著濃濃的鄉土味。
蔬菜產業,是永豐的特色富民產業。為做好蔬菜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永豐建立了江西首家縣級蔬菜種質資源保護和繁育中心,并依托江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高校及科研機構,摸清本縣蔬菜種質資源底數,開展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及集約化育苗等工作,促進蔬菜產業擴面提質。“目前,我們已搜集并保護180余份江西本土優良蔬菜種質資源材料。下一步,還將在全縣21個涉農鄉鎮,搜集刀豆、苤藍、莙荙等近乎消失的傳統蔬菜及野生蔬菜原種。”永豐縣蔬菜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江志新介紹。
記者了解到,目前,永豐蔬菜的蔬菜種植面積達15萬畝,總產量34萬噸,年產值達20億元,培育了一批獨具地方特色、效益明顯、規模種植的優勢品種,并形成“一村一品”區域特色分布。
近年來,永豐縣不斷升級農業產業扶持政策,持續深化村干部與能人帶頭領辦、村黨員主動參與、村民自愿參與、脫貧群眾統籌參與的“一領辦三參與”模式,深入實施特色產業覆蓋穩增行動,因地制宜發展有機蔬菜、特色中藥材、高產油茶、精品果業等“4+N”特色富民產業。2022年,永豐縣新增蔬菜面積1.5萬畝。目前,永豐縣發揮聯農帶農作用的經營主體531個,村級扶持產業基地156個,全縣特色農業產業面積達85萬畝、年產值35億元,成為永豐鄉村振興的主引擎。
為讓優質農產品變為特色商品,永豐積極探索“電子商務+農田餐桌”模式,加大農產品品牌建設、宣傳和推介力度,建立農產品上行運營中心,構建“鄉村—市場—企業”互聯共通產銷網絡,君埠蓮子、靈華山白茶……各種永豐農產品端上外地餐桌,“一桌桌永豐飯”香飄四海。
產業發展起來,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這樣的實踐正在各地上演。放眼廣袤鄉村,陜西延安的小蘋果成為致富果,河南正陽的小花生成為“金豆豆”……一個個特色產業“茁壯成長”, 讓鄉村振興的底氣更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