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時空”敘事書寫女性成長指南
作者:鐘 玲
從生活的艱辛掙扎,到女性的心理變化,再到女性的自由抉擇,這個故事精準把握住了這三個不同時代女性的人生際遇,通過鮮明的對比,引導人們透過本質去思索,婚姻和生育帶給女性的究竟是什么?
臨產了卻化身福爾摩斯跑去“捉奸”,把生活劇演成了懸疑劇;生完孩子經歷漲奶之痛,腦中的幻想卻一邊是彗星撞地球,一邊是世界大戰;計劃嚴密的孕婦因撞車導致早產,還淡定地邊開電話會議邊生孩子……
如此“抓馬”的經歷,發生在同一部劇中的三名女性身上,這是1993年、2008年、2022年,不同時代的女性生娃育兒時的狀態與境遇的一次“跨時空”同框。由易軍執導,王子文、唐藝昕、胡杏兒領銜主演的都市女性情感劇《今生也是第一次》,以輕快的筆調描摹沉重的話題,呈現了三個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女性,在人生轉折的重要階段的“各自為戰”。
細節為刃,不同時間維度共訴女性困境
時間跨度20多年,由無數碎片拼接起來的三個女性的人生曲線,對女性困境的書寫沒有一絲懈怠,隨著她們的故事在三個不同時間和空間維度的跳躍、切換,各自的窘境也一點點被釋放——
1993年的戴思瑾,要獨立撫養孩子和擔起家庭的重任; 2008年的陳蘭青,雖為人母內心卻未長大,在媽媽和婆婆的夾縫中艱難生存;2022年的路遠方,在離婚后才選擇生下與前夫的孩子,面臨前夫家人爭奪撫養權的訴訟。
婆媳關系、產后抑郁、生育自由,生活的重壓、婚姻的瑣碎、情感關系的繁雜……《今生也是第一次》里,每個時代的女性擁有著不同的煩惱,但幾乎每個人的境遇都能戳中當代女性的生存痛點。尤其,是當女性角色被賦予新的身份后。從女孩到母親,這個成長的特殊時間節點,女性分娩后并非幸福的開始,而是“災難”的啟幕,當她們還未成功接受角色的轉換時,首先要面對的卻是接踵而來的各種風暴:有工作壓力,也有經濟壓力;有生理變化,也有心理變化。
而這種痛感,是切膚的。
三位女性在時代起伏中的個人經歷,在生下孩子后面對的各種艱難,是對現實社會的投射,她們的焦慮、不安、彷徨,何嘗不是現實中“你”“我”“她”的焦慮、不安、彷徨?
能被共情,無非是,以不同時空的同一家醫院為紐帶,從婚姻和生育的角度出發的《今生也是第一次》,以細節為刃,為人們劃開了生活的表象,展現了殘酷的真實。那些細節,是戴思瑾抱著嬰兒奔走的身影,是陳蘭青在生產時盤桓在發絲上的汗珠,是瀟灑的路遠方對自己的責備“第一次做母親,我好像把一切都搞砸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局外人在劇中人的身上都能有所體會,而看清她們的艱辛,讀懂她們的痛苦,也就明白了女性成為母親這件事的實質,那是由無數微小細節構成的個人生活的劇變。
笑中帶淚,成長陣痛映射不同時代女性的思想迭變
雖然話題凌厲,但《今生也是第一次》整部劇采用的都是暖色調,笑中帶淚的演繹方式,營造出的是一種輕松而舒緩的氛圍,以至于那些無法名狀的悲傷因此被慢慢地消解,也讓人們從沉浸式共情過渡到對女性困境的理性思考——
人們心疼戴思瑾的內心強大,理解陳蘭青的束手無策,佩服路遠方作為新時代職場女性的堅定、自由與灑脫,同時也和她們一樣從心底發出對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追索。
戴思瑾,面對不幸婚姻,如何擺脫束縛自己的枷鎖?
陳蘭青,經歷過失望后,如何繼續與對方攜手并進?
路遠方,事業與育兒兼顧,如何與周遭情狀達成和解?
從生活的艱辛掙扎,到女性的心理變化,再到女性的自由抉擇,這個故事精準把握住了這三個不同時代女性的人生際遇,通過鮮明的對比,引導人們透過本質去思索,婚姻和生育帶給女性的究竟是什么?育兒的責任只是女性的專屬?女性是否應該為孩子而妥協選擇拋棄自我?
這些追問,在劇中均有所體現。
雖然,《今生也是第一次》大部分劇情都是在曾經的醫院與如今的月子中心,圍繞著新手媽媽的生活展開,但成長陣痛這個小小的切口,卻從不同代際女性的生命體驗,映射出不同時代平凡女性的命運沉浮,以及女性的事業、愛情、婚姻關系隨著時代的更迭而產生的衍化。時代在發展,女性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進步,生育之痛也好,婚姻之痛也罷,她們面對困境時進行的反擊,折射的是女性個體的覺醒和價值觀的轉變,以及思維和處事方式的更新與進階。
“不怕破碎,不畏羈絆、不被定義”,《今生也是第一次》海報上的宣言,是對這三位女性人生態度的總結,對自我的突破,對自我的洞悉,對自我的接納,她們以“豐滿”的血肉之軀,為人們呈現了時代女性不活在別人制定的標準里而擁有的無限可能。
勵志的戴思瑾,是傳統女性崛起的典范;孩子氣的陳蘭青,是“80后”“90后”這兩代女性的人生實況代言人;張揚的路遠方,是具有先鋒氣質的新女性。三代女性的思想原點,見證了女性思想觀念的時代更迭,她們各自的人生也有各自的成長蛻變,從隱忍到自強,從崩潰到自愈,從果敢到溫和……
她們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在彰顯女性自我價值的同時,也為現實中的女性廓清迷霧、指引方向:鼓勵陷入絕境婚姻的女性,不破不立;鼓勵在復雜婚姻關系中的女性,與丈夫互相包容理解;鼓勵處在非婚關系中的單親媽媽,遵從內心自由抉擇此后人生。
雖是“調侃”的語氣,卻是重磅之言。尤為難得的,是《今生也是第一次》歌頌女性“母職”背后的不易與偉大,亦從男性的角度出發,坦陳男性在生活中的舉步維艱,諸如,在女性生育時,其伴侶也會有產后抑郁的癥狀;在母親、妻子、丈母娘中間周旋的“夾板男”,也有自己的辛酸;完美兼顧事業與家庭之于男性,同樣是一個艱難的命題。
沒有無限放大情緒,沒有深化性別對立,《今生也是第一次》立足社會現實、聚焦熱點話題、注重生活細節,描摹了女性關于生育的創傷記憶,也在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個體的成長奮斗中,表達了女性應有的生活態度,呈現了不同時代、不同年齡獨立女性的精神風貌。
一句擲地有聲的話言猶在耳,“我的女兒,我不能讓她可憐,但我首先得活出自己的命!”戴思瑾如是說。(鐘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