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返鄉手記,記錄鄉土中國澎湃活力

      發布時間:2023-02-13 09:5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編者按:回鄉過年,是中國人故土情結最熱切、最真摯的體現。2023年春節,帶著疫情逐漸散去、生活重回正軌的喜悅,許多游子返回家鄉,一邊盡享團圓歡欣、暢敘暖心親情,一邊觀察和感受著這片土地的脈動,甚至以各種力所能及的方式,親身參與家鄉建設。我們邀請幾位來自高校的歸鄉者撰寫返鄉手記,描述他們眼中的鄉村生活圖景,談談自己為推進鄉村振興略盡心力的行動與感悟。

        昔日“泥窩潭”,今朝“金窩窩”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呂德文

        2023年春節,我們一家回到了妻子的老家——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泥窩潭鄉過年,時間雖然不長,卻感觸良多。

        返鄉期間,我對鄉里的第一代農民工進行了調研。盡管他們已經五六十歲,在務工群體里算是“高齡”了,但大部分還沒有回家頤養天年的打算。他們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家有老人要奉養,兒女也需安家立業。然而,返鄉養老的現實需求正越來越急迫地擺在他們面前。我深感,他們外出務工,是尋求富裕生活的進路;而落葉歸根,則是一種安頓身心的退路。

        令人欣慰的是,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農民工的就業保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提出做好大齡農民工就業扶持,“不得以年齡為由‘一刀切’清退”。這給第一代農民工們吃下了定心丸。

        務工賺來的辛苦錢,大都花在了改善家人生活和為自己養老做準備上。這次回去,我看到了很多新蓋的鄉村別墅。這些別墅不僅實用,而且注重美觀,一般都還配套有車庫、廚房,甚至漂亮的小園林。這說明,第一代農民工很多已經完成了“生活革命”,也將更高質量的生活追求帶回了家鄉。

        還有很多變化在真切地發生著。調研中了解到,當地開展了黨群連心“五個到戶”活動,基層黨員干部要全覆蓋走訪所有農戶,宣傳政策、收集民情、調解糾紛、幫扶產業。同時,村兩委積極通過電話和微信,和在外務工的村民保持聯系。我的岳父在外多年,卻隔三岔五地接到村里電話,幫他把土地流轉、新農合、社保等事務安排得妥妥當當。

        鄉村風俗的改變也是我一直關心的問題。以前,這一帶農村普遍存在鋪張浪費和薄養厚葬問題,農民人情負擔比較重。根據我的觀察,絕大多數村民對高價彩禮、人情攀比、酒席過多等習氣都是既厭惡又無奈。比如我岳父家,2022年的人情開支將近兩萬元,雖然比以前少了一點,但仍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這幾年,村里對鄉風文明建設出實招、下大力,取得了一些效果,農民很歡迎給歪風邪氣“踩剎車”。

        這些見聞,讓我對這個普通鄉村的明天充滿了信心。“泥窩潭”,再也不是灰頭土臉的泥窩窩,儼然成了富足安樂的“金窩窩”。我相信,這樣的變化,正在無數個鄉村上演。

        “幸福產業”,讓家鄉振翅高飛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 梁學成

        我自幼在秦嶺山坳里長大,家鄉在陜西寶雞的城鄉接合部,高考后才離開家鄉,開始異地求學。那時,我印象里的家鄉就是一座典型的工業化城市,尤其是渭河南岸大小工廠密集、煙囪林立,渭河北岸則是行政區、商業區及居住區。

        工作后,教學科研越來越繁忙。但在一次次回鄉之旅中,我能明顯感覺到,家鄉正在向著文化和旅游業轉型。尤其是最近十來年,我的研究方向開始向文化旅游聚焦,這讓我更加清晰地看到,寶雞一面加強對炎帝文化、青銅器文化、周禮秦制、張載關學等中華傳統文化的發掘研究,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一面加大博物館旅游、非遺旅游、街區旅游、古鎮旅游等新業態的開發與建設。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旅游百強城市、中國最美旅游休閑度假城市……一項項榮譽稱號讓家鄉名揚全國。尤其是在寶雞賈村塬出土的國寶青銅器“何尊”,上面刻有銘文“宅茲中國”,這是目前所知“中國”二字的最早出處,自此也就有了“看中國,來寶雞”一說。

        家鄉不斷出彩,讓我既興奮又自豪。之前,我對家鄉的歷史文化了解實在太少。近幾年,一有調研機會,我總是爭取多回家鄉看看。去年5月,我隨省人大調研組去寶雞調研文旅融合發展。我們參觀了許多景點,如石鼓山公園、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等,每一處都以獨特魅力吸引著游人,讓這座昔日的工業城市煥發出厚重的人文光彩。

        這個春節,家鄉的節日氛圍格外濃郁。回鄉后,我和家人一起置辦了各色年貨,除夕之夜,圍坐燈下吃著豐盛美味的年夜飯,大年初一,去親友家中拜年。借著與家人游園的機會,又去體驗了不少文旅景點——炎帝園公園、寶雞民俗博物館、中國青銅器博物館、陳倉老街、西府老街……家人告訴我,平日里,很多同鄉還會自駕去離市區稍遠的姜子牙釣魚臺、鳳翔的雍州古鎮,而扶風的法門寺、岐山的周公廟、眉縣的橫渠書院等,也都有著很旺的人氣。

        眼見耳聞,令人難忘。看著文化和旅游這兩大“幸福產業”給家鄉帶來的巨變,我深感欣慰和振奮。是啊,我已經看到了一個以文化、旅游為兩翼,振翅而飛的新寶雞。

        “土味村晚”,演繹東坡情緣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教授 劉楠

        我出生在河南平頂山市郟縣的一個小山村。這里的蘇墳寺村,安息著宋代文豪蘇軾與蘇轍。920多年來,鄉親們世世代代虔誠守護著東坡墓。我打小就常跟著大人去拜謁東坡墓,在我心中,東坡似乎是一個親切而遙遠的故人。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這個古村落長期默默無聞,很多珍貴的文化故事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離鄉20年后,東坡情結愈濃,我重新把目光投向家鄉,帶著研究生在東坡小學舉辦公益課堂、在東坡鄉村振興書院整理史料,并發起了“守護蘇東坡”云村民行動。以東坡精神為連接點,邀請各地蘇軾后人、東坡文化愛好者等擔任“云村民”,助力蘇墳寺村的建設與發展。

        今年寒假回鄉后,我一直在琢磨,怎么為東坡文化的傳揚做些事。深思熟慮后,我提議:發動村民,辦一臺“東坡文化土味村晚”,講述家鄉和東坡的千古情緣。一開始,大家難免擔心:沒有專業導演、缺現成的節目、家家戶戶忙著過年沒空排練,太冒險。怎么破局?我召集回村大學生一起商量,請“云村民”們出謀劃策、設計劇本。經過動員,村民們從心存疑惑到主動參與,從手足無措到動情入戲,很快找到了狀態。例如,由真實故事改編的情景劇《紅石馬槽引發的守護》,男演員換了三次。看到氣氛有些低落,村里的胡曉娜老師便給大家打氣:“對外講咱村自己的故事,為啥不好好演?一定能成!”一語穩定了軍心。胡老師一直在整理村里的東坡民間故事,她的爺爺曾參與過元代東坡雕像的保護。

        十天籌備,草根導演,村民出演,本地大學生做主持人。正月初十下午,我們的“土味村晚”在村里三蘇園廣場辦起來了。十里八鄉的鄉親們趕來觀看,市委、縣委領導也來了,還吸引了多家媒體視頻直播。節目充滿東坡特色,妙趣橫生:農夫與“蘇東坡”隔空對話,問大文豪為何魂歸河南偏僻小村;古裝演繹蘇東坡與王閏之的愛情,平淡中透出甜蜜繾綣;東坡小學的學生演唱校歌《我愛蘇東坡》;村婦們跳起自發編排的集體舞蹈……各地“云村民”也在云端亮相,例如,常州蘇東坡紀念館副館長、蘇軾后人蘇東等發來了視頻祝福,書畫家秋石先生贈送了書法牌匾,全國三八紅旗手秦麗敏等人為返鄉大學生開辦的“新東坡農場”點贊……

        村晚“火”了,村民們的熱情更高了。我想,這次嘗試最大的收獲,就是激發了大家的文化自信,讓他們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古村落蘊含的深厚文化,也展現當代農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回想近千年前,東坡先生躬耕田野,對山川大地深情滿溢;如今他埋骨的這片厚土,實現新的發展自是義不容辭。今天的郟縣,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薄弱,交通、產業等方面有很多短板要補齊。然而,有了東坡文化這張獨具魅力的“名片”,一定能走出一條文化振興、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光影為媒,續寫鄉土故事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探村博士聯盟”成員 肖艷

        在青藏高原邊緣的龍門山脈摩天嶺下,坐落著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小鎮——四川省綿陽市雎水鎮。小鎮自然環境優美,1982年版電視劇《西游記》中《受阻獅駝鈴》等三集的外景戲就是在鎮里白水湖拍攝的。鎮上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古橋,名為“太平橋”。每年大年初一,當地人都有扶老攜幼“踩橋”消災祈福的民間習俗。今年春節期間,在去往古橋的路上,家家戶戶門前掛滿紅燈籠,靠近古橋的街邊攤,晶瑩剔透的紅油涼粉、酥香可口的脆皮鍋盔、正宗地道的綿陽米粉都擺出來了。路上人來人往,喜氣洋洋,一片熱鬧歡騰的年節景象。

        這里,就是我的家鄉。2023年伊始,我們一群20來歲的青年乘上了光影的列車,與這座小鎮的光陰故事相遇——我和家鄉的一群大學生共同籌備了一個公益微電影項目,來展現家鄉的自然風景,弘揚家鄉的民俗文化,也以此訴說我們對家鄉風土人情的深切熱愛。

        電影籌備的過程艱辛而有趣。展現家鄉自然風物時,為了“選角”,我們來到地質博物館考察海綿生物礁。令人意外的是,在各種繽紛奪目的化石中,最具價值的卻是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黃色大石塊”。經過查閱大量資料,我們驚喜地發現,這種晚三疊紀海綿生物礁群全世界僅有兩處,另一處在阿爾卑斯山脈,比家鄉的晚數千萬年。“看似尋常最奇崛”,大家嘖嘖稱奇的同時,更從中體悟到了生活的哲理。

        拍攝白水湖景色時,我們冒著嚴寒在湖中心劃了兩個小時的船,待到下船時,腳已經凍得快沒知覺了。這時,一位漁民給我們講起了當年《西游記》拍攝時克服種種難題的故事,我們入神地聽著,寒冷不知不覺被拋在了腦后……

        微電影拍攝期間,遇到的困難比比皆是。缺少工作人員,我們就身兼多職;缺少經費,我們就四處籌措。讓人暖心的是,家鄉一如既往地給予了我們愛護、滋養和支持,村民們免費為我們提供場地,還幫忙克服了很多難關。比如,劇組拍攝太平橋期間,需要一種名為“蘋果箱”的攝影器材。為了幫劇組節省預算,技藝高超的民間木工手藝人挺身而出,為我們手工打造了一比一復刻的“蘋果箱”,尺寸分毫不差,模樣分外美觀,而且用料極為扎實,一個“蘋果箱”足足有20斤重。后來才知道,為了給我們打造“蘋果箱”,這位木工師傅專門四處找教程,一比一畫圖紙,試驗了很多次,甚至傷到了手,才做得比專業道具還漂亮。一個個這樣的暖心瞬間,讓我們深受感動。

        隨著寒假結束,我們的拍攝暫告一段落,計劃在暑假完成全部拍攝,7月中旬推出。這次創作,讓我對家鄉的山水草木、風土人情有了深刻理解,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一個鄉村就是一座文化寶庫,需要有人用心體察、深情講述,這正是鄉村振興中發揮人的主體性力量的價值所在。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更應在鄉野深處感受古老文明生生不息的魅力,真正參與到鄉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來。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王美瑩、張哲浩、李潔、王斯敏)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视频一区| 日本xxxx69|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被农民工玩酥了的张小婷|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china男男versios|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国产视频一区| 欧美xxxx做受欧美|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国产90后美女露脸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久久午夜精选| 毛色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为什么高圆圆被称为炮架| 最近高清国语中文在线观看免费| 动漫触手被吸乳羞羞动漫| 葫芦里不卖药葫芦娃app|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波多野结衣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中文字幕电影| 香蕉97超级碰碰碰碰碰久|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xxxxwww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青草| 2021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电影| 国产麻豆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夜先锋av资源网站| J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 天天在线综合网| a级高清观看视频在线看| 天天干天天在线| acg里番全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