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趕臺口”:陜甘寧邊區綏德分區文工團往事

      發布時間:2023-03-03 10:3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紅色文化拾趣】

         作者:陳宗花(河南大學音樂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政府特聘教授)

         1943年,習仲勛同志在陜甘寧邊區綏德分區任地委書記期間,為踐行“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指導方針,決定在綏德分區成立一支文藝宣傳隊。是年冬季,恰逢魯藝文工團來到綏德,表演《兄妹開荒》《血淚仇》等新秧歌劇,受到當地老百姓熱烈歡迎。看到此情況,習仲勛同志當即決定,成立一個屬于綏德分區的文工團。隨后就從綏德師范、米脂中學選派學生,向魯藝文工團同志學習取經,在隨團學習4個月后,1944年2月,綏德分區文工團正式宣告成立。

         當地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主要是逛廟會、趕集會,一旦哪里有廟會集會,十里八鄉的村民都會趕去看,熱鬧非凡。時任綏德分區文工團的音樂教員梅絲(王元方)描述當時的場景:“方圓三四十里,來趕集的足足有兩三千。九點鐘光景,村子就漸漸活躍起來……戲臺前頭的高坡上,已漸漸坐下一大堆的婆姨們,東西兩邊的溝里,還有數不清的婆姨們騎著牲口陸續不斷地趕來。”

         綏德分區文工團利用群眾逛廟會、趕集會的時機,用民間藝術表演形式開展革命教育,還可滿足群眾農閑時的娛樂需求。

         文工團的負責同志在實踐中認識到,“趕臺口”是踐行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有效途徑,他們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投入一場場的“趕臺口”演出中。為了服務好人民群眾,文工團精心準備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戲單,光古裝戲就有幾十本,還有幾大本子的新秧歌劇……

         經過充分準備,1944年綏德分區文工團便赴米脂、子洲一帶開始進行趕廟會、集會演出活動。在1944年至1946年間,綏德分區文工團在綏德分區各鄉廟會、集會上開始了連續的一場場演出(“趕臺口”)。

         綏德地委高度重視白云山廟會(陜北地區最大的廟會)的演出。在地委的指導下,文工團全體同志經過認真排練、精心籌劃,于1945年農歷四月初八開始連續演了八天八夜的戲,一半的演出劇目是秦腔,其余全是反映現代生活的新戲。每天三上臺,不用重復的劇目。代表性劇目有秦腔《血淚仇》《石達開》,反對封建迷信的新戲《巫神害》《河神娶妻》,號召學習文化的新戲《上冬學》,還有新編歷史劇《廉頗與藺相如》等。文工團還應廟會要求上演“還愿戲”。時任總務股長的姜應宗一聽要演“還愿戲”,立刻請來三個演新戲的演員,他親自上陣打手鑼,新演員即興編詞,一上場便念白:“陜北本是窮地方,十年倒有九年荒,自從來了共產黨,一年更比一年強”,“毛主席來到陜甘寧,年年風調雨又順,耕三余一鬧生產,百姓過上好光景”……用新詞唱“還愿戲”的創新表演形式,老百姓非常喜歡,以各種方式表達欣喜之情。除了音樂組、戲劇組在廟會上表演外,美術組的汪占非、高之禎等文工團員在商販集聚的地方拉洋片,向群眾展示講衛生、學文化的新風尚,講科學接生、學習模范英雄故事的連環畫;“小戲”組的同志晚上則在香客聚居的地方,演出表現新生活內容的皮影戲,婉轉動聽的碗碗腔吸引了大量觀眾。演出影響巨大,在群眾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1946年的初秋,文工團在石窯溝集會上舉辦了一場精彩的演出活動,不僅方圓幾十里的老鄉都趕過來觀看,甚至還吸引了國民黨官員的目光。當時的演出盛況通過梅絲(王元方)的回憶依稀可見,“臺上三弦急驟地響著,青年盲藝人石維俊在說一本《二流子轉變》的新書”,隨后上場的是快板作品《時事傳》,當說到“蔣軍必敗”和“咱們的力量”時,說快板的同志看到臺下雄赳赳的民兵隊伍,即興來了一段:“桿子長,纓子紅,尖尖擦得明又明,賽過三國的活趙云,假如頑固派來進攻,矛子戳他命歸險!”聽到此的臺下觀眾瞬間沸騰起來,借著群眾昂揚的情緒,說快板的同志帶頭高呼:“打垮蔣介石的進攻!”“反對內戰!”……臺下響起此起彼伏的回應,開場的宣傳演出現場變成了一片呼吼的海洋。隨后進入中場休息,團員們抓緊吃飯并準備接下來的正式演出。就在短暫的吃飯工夫,文工團同志也見縫插針,派出一位團員去教戰士們演唱改編的民兵歌。民兵戰士很快就學會了,自己打著拍子,越唱越起勁。

         短暫的中場休息后,團員們一一登臺亮相。他們先用集體歌唱形式作為開場,接著連續演唱《我們絕不再讓》《翻身曲》等,激情昂揚的歌聲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他們由衷地感嘆:“歌唱得好,從來沒聽過!”隨后演出諷刺國統區的強盜理論“搶走老百姓的東西沒有關系”的劇目《一件皮襖》。最后,演出《周子山》《軍民關系》《二流子變英雄》等新秧歌劇,整場演出從早上九點持續到天黑。演完這場又要忙著趕下一場,三天換一個場地,既緊張又緊湊,而全團行軍趕路全靠幾頭小毛驢,由于馬不停蹄、風雨兼程,團員們的鞋常常穿不了幾天就“獅子大開口”,這些“開口”的鞋被團員們戲稱為“禮拜鞋”。當習仲勛同志親自慰問文工團時,看到團員們的鞋子全“分了家”,他立馬找到總務處長,要求給團員們多發幾雙鞋。領到新鞋的團員,個個高興得合不攏嘴,甭提多歡喜了。

         臺上的演出熱熱鬧鬧,臺下的觀眾激情澎湃,有的竟然禁不住跟著臺上的演員一起歡呼:“反動派,鬼子孫,你要敢來進攻,對準你,腦門心,穿個大窟窿!”也有的觀眾看完演出熱淚盈眶,感嘆八路軍真有辦法,把以前備受歧視的盲人等殘障人士變成受到大家歡迎的文藝工作者。文工團的巨大影響,讓國民黨膽戰心驚,為了避免受到文工團宣傳的影響,他們將駐扎在蔣軍駐點的隊伍,每個月換一次防。可以說,文工團的演出活動,真正發揮了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重要作用。

         在習仲勛同志領導的綏德地委的親切關懷下,綏德分區文工團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常年堅持上山下鄉、風餐露宿為群眾演出,足跡遍布了全分區的溝溝峁峁。他們表演的新秧歌戲《二流子變英雄》《李蘭英翻身》,創作的《一件皮襖》《喂雞》等新劇目,以及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鄉人劉潤生》《抗屬劉鳳蓮》《鐵柱子老常》等作品,都成了當地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目。通過長期在演出實踐中的探索,綏德分區文工團真正創作出了“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與中國氣派”的文藝作品。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03日 16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限在线观看下载免费视频| 玖玖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app|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黑森林av福利网站|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成人性生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欧美精品xxxxbbbb| 免费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躁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www.亚洲精品| 播放中国女人毛片一级带|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被夫上司强迫的女人在线| 国产福利短视频|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华人亚洲欧美精品国产|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 | 全日本爽视频在线| 蜜桃臀av高潮无码| 国产我和子的与子乱视频| 三级黄色录像片| 日韩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男女午夜特黄毛片免费|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 日产精品卡2卡三卡乱码网址|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