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藍山藍 萬鳥飛(一線調研)

      發布時間:2023-03-28 10:31: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全縣范圍內基本為候鳥遷徙區,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候鳥翱翔過境。

        曾經,這里捕鳥賣鳥成風。2013年起實施禁捕以來,當地探索建立長效護鳥機制,推動發展轉型。

        十年來,“捕鳥人”成了“護鳥人”,人鳥和諧成為藍山美麗一景。

        早春時節,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峰起云間,山色蒼翠。

        驅車從縣城出發,繞過一座又一座山頭,40分鐘后到達云冰山景區。步行穿過近百米長的鐵索橋,記者走進位于景區內西峰嶺之巔的四海坪候鳥保護站。

        “下方的山坳,是候鳥南遷北歸的必經鳥道。過去捕鳥,現在護鳥,換了種身份,多了份責任。”漿洞瑤族鄉上洞村村民張修強是四海坪候鳥保護站的值守人員,“眼看著候鳥一年比一年多,心里止不住地歡喜!”

        藍山縣地處南嶺山脈、九嶷山東麓,全縣范圍內基本都是候鳥遷徙區域。湖南省12處候鳥遷徙通道重點保護區域中,藍山縣占3處,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從這里過境。全縣曾有2000多人靠捕鳥賣鳥為生,張修強家四兄弟也在其中。

        2012年12月,湖南省發文明確,加強候鳥等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從那時起,藍山縣探索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長效護鳥機制,通過就業創業扶持、嚴厲打擊非法獵捕等有力舉措,助力全縣“捕鳥人”轉型走新路,護鳥成為全縣共識。和張家兄弟一樣,村民們紛紛退捕,轉產創業就業,過上安穩的小康生活。

        因“山嶺重疊,薈蔚蒼翠,浮空如藍”而得名的藍山縣,如今天更藍,鳥更多。藍山藍,萬鳥飛,人鳥和諧相伴成為美麗風景。

        禁 捕

        來到四海坪候鳥保護站,記者發現這間小屋三面臨崖,透過“全景式”玻璃幕墻可以看到,遠處郁郁蔥蔥的樹木勾勒出一條條狹窄的山谷。這些看似普通的山坳坳,是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

        “候鳥南北遷徙時,這里的每條山谷都是鳥道。”張修強說,候鳥分批從藍山縣過境,天氣好的時候,常能看到它們一群群翱翔而過。

        2012年以前,藍山縣一些村捕鳥風氣盛行。尤其是候鳥遷徙通道周邊的村莊,更是將山坡劃分成一塊塊“捕鳥地”。出生于1971年的張修強,14歲就跟隨三個哥哥開始捕鳥。

        “那時,我們主要在夜里捕鳥。”張修強回憶。捕鳥人一般會在夜里投射光束,等待候鳥“自投羅網”。

        “過去,捕鳥人布下‘天羅地網’,有的一晚上甚至能捕捉幾百斤候鳥。”藍山縣林業局總工程師廖昌貴說。

        每年兩季遷徙期,一條條候鳥遷徙的“生命通道”,就這樣成為“生死關卡”。大量候鳥被捕殺,自然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針對這一嚴峻形勢,2012年10月,國家林業局下發了關于嚴防亂捕濫獵候鳥等野生動物非法活動的緊急通知。

        當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文,明確加強候鳥等野生動物資源保護,要求嚴厲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等野生動物行為,在獵捕鳥類集中地段恢復森林植被,防止非法來源的鳥類進入流通領域等。同時,構建縣鄉村組和護林護鳥員上下聯動的保護體系。

        2013年起,藍山縣先后下發關于禁止獵捕野生鳥類的通告等多個文件,要求“捕鳥人”禁捕退捕。

        “第一步,便是走村入戶,挨家挨戶向鄉親們宣傳禁捕政策。”廖昌貴說。禁捕野生鳥類的宣傳單發至上洞村,村口立起宣傳標語。當時張修強還十分不解,“千百年來都這么干,為啥現在不行了?”他叫上二哥、三哥,來到大哥張修任家一起商量。

        “聽政府的,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張修任是一名退伍軍人,率先響應號召。在他的帶動下,兄弟幾個決定不再捕鳥,另謀出路。

        此后,藍山縣持續深入開展護鳥宣傳,并打擊了一批違法經營和獵捕野生動物行為,起到了強有力的震懾作用,及時有力制止了捕鳥賣鳥食鳥陋習。據統計,10年來,藍山縣共查處非法獵捕候鳥案件20起24人。

        隨著護鳥行動的持續開展,在這座位于湘粵交界處、擁有43萬人口的小縣城,“生命通道”重新打開,過境候鳥從此自由遷徙。

        轉 產

        張家兄弟退捕后,如何謀生?

        上洞村距離云冰山,不過半小時車程。穿過張修任家的小院,記者看到,幾棟鳥舍整齊排列,他養殖的3000多只白鷴,居住在寬敞明亮的“房間”里。如今,張大哥是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

        “退捕前,我就開始嘗試養殖。退捕后,我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林下特種養殖。從四只白鷴起步,逐漸擴大到今天的規模。”張修任告訴記者,這些都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幫助支持。

        早在2010年,張修任就瞄準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鷴。他辦好特種養殖證,在自家后山創辦養殖合作社,并購入兩對白鷴幼鳥試水。兩年后,好不容易收獲了五顆白鷴蛋,成功孵出幼鳥卻都沒養活。

        “小白鷴出生三五天,就開始用喙梳理羽毛。它們的上喙尖如彎鉤,常常把自己啄傷,導致生病死亡。”張修任說,發愁之際,恰巧藍山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股股長蔣從武上門走訪,了解退捕人員遇到的困難。

        很快,蔣從武幫忙對接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楊道德。楊道德傳授了一項“炙喙”小技巧:用燒紅的金屬在白鷴的上喙處燙一秒鐘,讓尖銳的上喙變得粗鈍,小白鷴梳理羽毛時就不容易啄傷自己了。

        這個辦法十分奏效,小白鷴的存活率很快提升至七八成。有了成熟的養殖技術,張修任逐步擴大了養殖規模。

        2017年,白鷴銷售迎來高峰,一年純收入有100多萬元。當年,在藍山縣林業局的推薦下,張修任創辦的藍山縣國輝禽類養殖專業合作社獲得湖南省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稱號,還分別獲得了省林業局和藍山縣政府的10萬元和5萬元獎勵。

        “過去捕鳥是為了生活。禁捕不能一禁了之,而要解決退捕人員的長遠生計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創業就業的困難,讓他們擁有穩定的營生,避免重操舊業。”蔣從武告訴記者,2012年起,藍山縣林業局多措并舉,助力退出捕鳥人員轉產創業就業。

        大哥帶頭轉型,其他三兄弟也各顯身手。

        在漿洞瑤族鄉的主街上,老二張修文一家開辦了品類齊全的超市,銷售百貨、食品以及自家制作的臘肉等。頭腦活絡的他,還買了輛小貨車,每天開車送貨下鄉,讓不方便出行的鄉親能就近買到生活必需品。如今收入穩定,日子甜美。

        老三張修武,在林業部門的引導下,發展林下種植。他陸續流轉了70多畝旱地,請來27個村民幫工,種植野西瓜這一中藥材,每畝每年純利潤有7000多元。眼下,野西瓜長勢良好。縣林業局向省里申報了設施林業項目,這片野西瓜地也包含在內。

        老四張修強兩口子,則吃上了“旅游飯”。2017年,藍山縣開發云冰山旅游景區,縣林業局推薦上百名退出捕鳥人員來到景區務工,他們倆名列其中。在縣林業局組織的培訓中,張修強掌握了森林樹木管護的專業技術知識,負責景區綠化等后勤工作;他愛人在景區酒店負責客房保潔。

        近年來,藍山縣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給予退出捕鳥人員生態補償,包括強化技能培訓、扶持自主創業、優先推薦就業等,持續解決退出捕鳥人員的生計問題。同時,縣、鄉兩級對退出捕鳥人員進行走訪,對他們發展產業和生活等方面的疑難問題開展精準幫扶。

        “過去捕鳥時,常常在天寒地凍中忙碌整個通宵。如今大家日子安穩,收入也增加了,誰還想回到過去呢?”張修任說,即便受到疫情影響,去年養殖合作社的純利潤也有20多萬元。

        守 護

        這些年,張修強多了一重護鳥員身份。

        2018年,縣林業局聯合云冰山景區,設立四海坪候鳥保護站。這里視野開闊,光線通透,駐足窗口就能看到山下的情況。看中張修強長期在景區工作、熟悉候鳥的生活習性等優勢,縣林業局將其聘任為候鳥保護站值守人員。

        每到候鳥遷徙高峰期,張修強就和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一道,夜夜巡護在捕鳥重點區域,拆除捕鳥網具,阻止獵捕行為,常常要忙碌到凌晨兩三點。為方便夜間護鳥巡邏,他干脆扛起鋪蓋卷,住進候鳥觀測站。

        去年11月候鳥南飛時,張修強在云冰山巡查,看到過去的捕鳥能手盤大哥帶著鳥網往山里去,他立馬制止,批評教育。張修強了解到,禁捕這些年,盤大哥沒有穩定工作,每年收入只有兩萬元。久而久之,他有了鋌而走險重回捕鳥老路的打算。因此,張修強為他留意起了務工機會。

        今年剛過完年,張修強就來到云冰山腳下的茶源坪村,宣講禁捕候鳥政策。他還特意來到盤大哥家推薦工作:“我愛人的侄兒在廣東連州市一家石材廠管事,那里需要負責裝卸石頭的工人,每月工資六七千塊錢。連州市離我們這只有40分鐘車程,回家探親也方便!”

        盤大哥來了興趣,一口應下來。元宵節當天,盤大哥搭乘班車,奔赴新生活。張修強也舒了一口氣,“閑在家里的退捕人員找到工作,護鳥的壓力就小多了。”

        “護鳥不只是在候鳥遷徙季。平時有空,我們就會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開展宣傳走訪,幫助有困難的退出捕鳥人員再就業,從源頭上減少非法獵捕的發生。”張修強告訴記者。

        “保護候鳥遷徙,是一項長期工作,光靠行政部門的力量遠遠不夠,需要社會大眾積極參與。”藍山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鄧從章說。

        鄧從章介紹,藍山縣構建起縣、鄉、村三級護鳥體系,分別在包括四海坪在內的3處候鳥遷徙通道重點保護區域設置候鳥保護站,聘請一批熟悉當地情況的退出捕鳥人員擔任值守人員,進行巡山護鳥。同時發動成立了村級護鳥隊,遷徙期隊員輪流值守在上山捕鳥的“卡口”。縣林業部門按每人每天60元的標準,給護鳥隊員發放勞務補貼,對護鳥隊日常工作進行規范管理。

        “最初的護鳥隊里,都是過去一起捕鳥的老面孔,后來,更多人自發參與進來。大家不是為那幾個錢,就是想摘掉過去捕鳥的‘丑帽子’,為藍山縣的良好生態正名。”張修強告訴記者。

        護鳥,守住了生態,也護出了效益。如今,云冰山景區的攝像頭經常能拍到候鳥遷飛的畫面,翩躚的候鳥已成為當地獨特的旅游資源。旅游火爆,又帶動了村民增收,目前共有200余名村民在景區務工。

        政貴有恒。10年來,人與候鳥和諧相處,在藍山縣已深入人心。這兩年,當地還發生了為候鳥熄燈的故事。

        原來,過境藍山縣的候鳥這些年逐漸增多,但城市明亮的燈光會讓少數候鳥迷失方向。藍山縣制定了“為候鳥關燈”計劃。2021年9月22日起約兩個月時間,晚上9點后,全縣關閉15米以上的路燈、25米以上的高桿燈。同時,倡導縣城內有射燈和霓虹燈裝置的商戶適時關燈,避免擾亂候鳥遷徙。

        “在全社會的支持下,候鳥保護的聲音越來越響亮。”鄧從章說,據統計,藍山縣現有野生鳥類120多種,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20余種。下一步,縣林業局將引導更多村民自愿自覺保護候鳥。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退捕護鳥讓藍山縣生態向好,也為藍山縣綠色發展蹚出一條康莊大道。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又大又粗好舒服好爽视频| 黑人一个接一个上来糟蹋|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a级男女仿爱免费视频| 成人狠狠色综合| 久久亚洲欧美日本精品|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阿娇与冠希13分钟视频未删减|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 综合色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狠狠色丁香九九婷婷综合五月|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调教羞耻超短裙任务|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www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chinese中国hdxxxx| 金发美女与黑人巨大交|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欧美激情性xxxxx|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夜夜爽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182tv在线观看国产路线一| 国产视频2021|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国产裸舞福利资源在线视频 | 色先锋影音资源| 国产精品15p| 午夜小视频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