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流感卻不是,又一病毒在兒童之間流行
4月下旬,兒科門診量剛下降兩周,在“五一”前又迎來了小高峰,而此次小高峰卻并不是流行性感冒。
為發現這次小高峰流行的病原體,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疾控科在“五一”期間連續三天抽取部分兒童咽拭子進行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發現本次小高峰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門診陽性檢出率31%,病房陽性檢出率25%。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疾控科副主任醫師唐智超介紹,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范圍內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造成嬰幼兒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嚴重危害兒童健康,尤其對早產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原發免疫缺陷的嬰幼兒造成的疾病更重。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副主任孫雪梅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能產生永久性免疫,感染后臨床表現差異很大,可以表現為癥狀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現為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與患兒的年齡、基礎疾病、環境暴露因素及既往的呼吸道感染史有關。發現后應及時就醫。
兒童早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臨床表現為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如鼻塞、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等。查體會發現鼻黏膜、咽部、球結膜、鼓膜等處充血、水腫等現象。同時,往往伴有發熱。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多見于嬰兒及2歲以下兒童,一般都有2~4天的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發熱、鼻塞和流涕,之后很快出現下呼吸道癥狀,出現咳嗽、喘息,進一步加重出現呼吸急促、呼吸費力和喂養困難等。
除了呼吸系統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導致其他系統病變,例如心肌損傷、右心功能不全、致死性間質性心肌炎、嚴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中樞呼吸暫停、癲癇等。
據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會通過飛沫和接觸被病菌感染的物體傳播給其他人員。因此,患兒的陪護人員常常同時被感染。一般情況下,成人感染的早期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會出現發熱、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往往起病突然。當病毒繁殖迅速,繼發病毒性肺炎時,可以在3~5天內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等呼吸道感染表現。
對此,兩位專家提醒,患兒家庭中的成人要注意隔離,做好消毒,勤洗手。家庭成員要避免過分親密接觸,如擁抱、親吻等。
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需養成良好的咳嗽禮儀等衛生習慣,注意保持手衛生,應用肥皂洗手或含酒精的溶液洗手。對于高風險嬰兒,應盡量減少暴露,避免到高風險的兒童保育機構。如有條件,低齡嬰兒提倡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記者 雷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