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 】六百歲的昆曲,今天怎樣了?

      發布時間:2023-06-06 09:1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 】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陳雪

        世界三大古典戲劇中,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早已煙消云散,那么,中國昆曲又是怎樣一種狀況?

        “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蘼外煙絲醉軟”“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歌喉繾綣,唱不完眼前良辰美景;水袖輕舒,舞不盡心中百轉千回。清幽夏夜,江蘇蘇州昆山市巴城老街,昆曲《牡丹亭》的旖旎綺麗看醉了臺下所有人。

        “美得如夢如幻!”有觀眾輕聲贊嘆。

        的確,美,是古往今來無數觀者對昆曲的一致評價。

        “美在唱腔、身段,美在辭藻、情意,美在整個氣質與氛圍。用戲迷們的話說,從‘皮相’美到‘骨相’。”中國昆曲評彈研究院院長朱棟霖說。

        20世紀50年代,周恩來總理將昆曲喻為戲曲芳苑中的“一朵蘭花”,道出其清雅高潔、意蘊綿長。

        昆曲“幽蘭”如何萌芽,又綻出了怎樣的芬芳?

        “元末明初,民間南戲和昆山當地民謠曲調相融合,經‘精于南辭,善作古賦’的昆山人顧堅改進,發展為昆山腔。”朱棟霖細細道來,“嘉靖年間,戲曲家魏良輔在昆山腔基礎上,吸收余姚腔、弋陽腔、海鹽腔等諸派特點,創出‘水磨調’,昆曲才有了今天的模樣。”

        水磨調,果然形容貼切——行腔低回委婉、舒緩圓融,似水磨湯團般細膩軟糯。正如明代曲家沈寵綏《度曲須知》所言:“功深熔琢,氣無煙火,啟口輕圓,收音純細。”

        字清、腔純、板正的水磨調,很快大受青睞,文人墨客紛紛為其創作劇本。劇作家梁辰魚以西施與范蠡故事為藍本創作的《浣溪沙》,排演后“羅織富麗,局面甚大”,第一次使昆曲從清唱變成了完整的戲曲形式。

        “自此,昆曲的幽香飄出江南,傳到京城、傳進宮廷,逐漸成為風光無二的‘宮廷雅樂’。《舊京逸事》載:‘今京師所習尚戲曲,一以昆腔為貴。’優秀劇本也紛紛涌現,《玉簪記》《紅拂記》《長生殿》《桃花扇》……昆曲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審美,被譽為‘百戲之師’。”朱棟霖說。

        然而,梨園之大,自有群芳競妍。清乾隆年間,京腔、秦腔、梆子腔等被稱為“花部”的地方戲蓬勃涌現,一邊汲取著昆曲的藝術滋養,一邊釋放出新鮮而旺盛的生命力,以其通俗化、鄉野氣備受民眾喜愛。“花雅之爭”中,“雅部”昆曲逐漸失色。清末民初,國運衰微,全國昆曲戲班更是萎落無幾……

        在姑蘇城北五畝園內,記者見到了蘇州昆劇院原院長蔡少華。

        “1921年,蘇州‘四大坐城班’相繼解散。為播火傳薪,多位昆曲家、票友聯合籌款,在這里成立了昆劇史上第一所科班學堂——昆劇傳習所。歷經勤學苦練,44位‘傳’字輩學員學成出師。”指著“昆劇傳習所”的石刻牌匾,蔡少華向記者介紹,“此舉,為昆曲復興保留了‘火種’!”

        新中國成立后,傳統戲曲終于迎來春天。

        1956年初,由“傳”字輩藝人周傳瑛、王傳淞等參與整理改編的昆曲《十五貫》,登陸杭州演出20余場,梅蘭芳、歐陽予倩等文藝名家被深深吸引,梅蘭芳每場都要買下十幾張票送給親友。時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局長田漢當即拍板:晉京演出!

        “當年,《十五貫》在京連演46場,觀眾達7萬多人次,出現‘滿城爭說《十五貫》’的盛況。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場觀看,給予高度肯定。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從“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十五貫》成為文藝推陳出新的范例!”蔡少華不勝感慨。此后,全國陸續成立8大昆劇院團,一批批新秀次第涌現。

        月落重生燈再紅,妙竹佳音發新聲。

        進入新世紀,昆曲的身姿,愈加曼妙!2001年,600歲的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04年6月,蘇州昆劇院攜手“昆曲義工”、美籍華人作家白先勇,在蘇州大學推出青春版《牡丹亭》。“蘇大存菊堂里,2000多張椅子找不到一個空位,過道里還擠滿了人。”作家何華記憶猶新。

        那是上中下三本連演三天,天天盛況如是。媒體報道稱,“使昆曲的觀眾年紀下降了30歲”。迄今,青春版《牡丹亭》已演出超過400場,青年觀眾達75%。

        在青春版《牡丹亭》帶動下,2017年,由北京大學牽頭、16所在京高校和1所中學創排的校園傳承版《牡丹亭》問世,并在全國巡演。“你看,書本上的詞句活了,化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身段,柔美地向你拋來,一呆一驚之后,頓感欣喜。”一位學生感言,找到了與傳統文化對話的門徑!

        近年來,昆曲藝苑“姹紫嫣紅開遍”: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1699·桃花扇》制作完成,上海昆劇團“臨川四夢”重磅登場,北方昆曲劇院醞釀推出全本《西廂記》……

        “這一盛況背后,是黨和國家的政策支撐:2001年,文化部提出‘保護、繼承、創新、發展’八字方針,確定昆曲為國家重點保護藝術;2004年,《國家昆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實施方案》出臺;2015年,昆曲扶持專項納入‘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朱棟霖一一歷數。

        今天,更多精彩如蘭綻放——

        在蘇州名勝滄浪亭,園林版浸入式昆曲《浮生六記》正在上演。一路走、一路看,仿佛穿越千年,進入了沈復夫婦“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游計也”的詩意生活。2018年至今,該戲已在此演出200余場……

        昆山市小梅花戲曲藝術團,小演員們日復一日揮汗苦練,一顰一笑、一招一式皆成妙趣。20多年來,這里已走出數十位優秀學員,20多人獲“金花獎”“金花狀元獎”……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劇場,昆曲展演周引來觀者如潮。《蝴蝶夢》《世說新語》《瞿秋白》諸多劇目,從經典到新編,從歷史到現代,盡顯南昆風華……

        水磨悠悠韻無窮。越來越多的觀眾體會到昆曲之美。正如《牡丹亭》唱詞那般:“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十八进入一及黄特别片|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下载| 两夫妇交换的一天|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再灬再灬再灬深一点舒服| 在线天堂中文在线资源网| 国产视频第一页| 国产国语**毛片高清视频| 咪咪色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丰满饥渴老女人hd| japanese日本熟妇多毛| 18观看免费永久视频| 非洲黑人最猛性xxxx_欧美|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正能量www正能量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波多野结衣|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电影| 成人看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一级毛片在播放免费| 中国高清xvideossex| 草草影院www色欧美极品|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广西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