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力度彰顯為民溫度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23年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典型案例(第一批)。在13個典型案例中,5個發生在藥品領域,8個發生在公用事業及保險等領域。
醫藥、交通、水電燃氣等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現實中,由于產品特性和行業特點,這些領域容易出現壟斷行為,影響群眾的獲得感。例如,廣譜抗癌藥、臨床必備急搶救藥等藥品被壟斷、抬價,將極大影響患者的生活;燃氣、供熱等領域的壟斷,將壓縮群眾選擇空間,增加額外生活負擔。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落實于實實在在的行動中。今年以來,市場監管部門以民生領域為突破口,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行動,以反壟斷執法利劍為民生保駕護航。
總結相關典型案件的特點,從處罰主體看“一視同仁”,涉事主體除企業之外還包括兩個行政單位,彰顯了破除市場壟斷和行政性壟斷的鮮明導向。從處罰的力度看“毫不手軟”,不僅沒收相關主體違法所得,同時依法依規進行罰款。特別是對兩家醫藥企業,執法部門分別開出億元級罰單,對不法行為形成有力震懾,執法力度彰顯了為民溫度。
從民生領域破題,反壟斷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通堵點。鼓勵企業做大做強,不等于企業可以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此次專項行動查處的民生領域壟斷行為,無論情節輕重、影響大小,都妨礙了正常的市場競爭。通過市場監管手段,恢復正常交易秩序,推動要素自由流通,鼓勵更多企業公平競爭,對于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進而暢通國內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從民生小事出發,反壟斷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從燃氣、供熱等領域的市場壟斷,到涉及共享單車、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領域的行政性壟斷,都在無形中扭曲了競爭機制,損害了創新。懲治壟斷行為,推動產品或服務價格下降,也維護了市場競爭秩序,將更好實現競爭和創新的良性互動,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最終還要落到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上來。為民服務沒有終點,反壟斷執法不會暫停。將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進行下去,瞄準衣食住行小切口,解決急難愁盼大問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