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鄉村文化旅游好風光
本報駐遼寧實習記者 賈曉東
8月18日晚,“2023遼寧鄉村文化旅游季”系列推廣活動啟動儀式在遼寧省阜新市細河區四合鎮黃家溝村舉行。
“遼寧一批農、牧、林、漁特色的鄉村旅游重點村鎮星羅棋布、熠熠生輝,‘鄉村四時好風光’精品線路串珠成線,遼寧鄉村旅游發展動力強、后勁足。”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鄉村旅游和創意產品指導處相關負責人說。
當前,遼寧正奮力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鼓勵各地市積極發揮自身特色優勢,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的鄉村文化旅游產品,吸引更多游客走進美麗鄉村,體驗不一樣的風景。
變廢為寶實現“三級跳”
“真沒想到,小山村居然別有洞天。”在黃家溝村,游客在基礎設施完善、人民生活富足的美麗鄉村中流連忘返。誰會想到,曾經的黃家溝連個像樣的村部都沒有,后來村子發展鑄造、液壓等產業,工廠多了,村民漸漸富裕起來,但是村里的生態環境又遭到破壞。
2012年,按照國家綠色發展和地方產業結構調整要求,工廠開始從黃家溝村搬走。原有的鋼鐵鑄造工業設備、車間廠房成為工業化進程中的歷史記憶。不甘落后的黃家溝人轉換思路,決定依托村里依山傍水的自然資源和大量工業遺產,向旅游業轉型。
企業辦公樓改造成了賓館, 鑄造車間高大的廠房變身游客服務中心,原來的煉鐵高爐旁建起了國際標準滑雪道。在工業遺址上,黃家溝村建成了以遼西規模最大的水上樂園和滑雪場為核心的黃家溝生態旅游度假區。
從“農業興村”到“工業強村”再到“旅游富村”,黃家溝村實現了華麗轉身,走出一條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特色發展之路。
將劣勢變優勢實現逆襲,黃家溝村并非個例。近年來,遼寧省高度重視差異化鄉村文化旅游發展,要求黨員干部俯下身、沉下心,通過實地深入調研實現一鄉(鎮)一議、一村一議、一事一議,統籌推進鄉村旅游、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同步發展。以阜新為例,該市推出了一批文化內涵豐富、產品特色鮮明、配套設施完善、環境美好宜居的鄉村旅游產品。佛寺村、黃家溝村、大德村先后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官營子村、福巨昌村等6個村先后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
溝域文化旅游掀起發展熱潮
“溝域旅游”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新的旅游經濟業態。
解放村位于遼寧省本溪市南芬區西部,是典型的溝域地貌,境內的大峽谷是本溪旅游的一張名片,擁有8億至10億年前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春有百花,夏有云海,秋有紅葉,冬有冰瀑,是四季旅游的絕佳選擇。
解放村婦女主任于秀斌介紹,大峽谷景區從2013年著手初建,2018年招商引資成功,2021年成功創建4A級旅游景區,現已發展成為集休閑、游樂、探險、體育、健身、養生等于一體的山鄉休閑旅游度假區。
“這里不僅風景優美,還有書屋可以免費借閱圖書,真是來對了。”河北游客何女士給解放村點贊。近年來,解放村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不忘在文化建設上“修煉內功”——在大峽谷景區建百福廣場,塑造了103個不同字體的福字,寓意103戶村民生活幸福美滿;在村口建仁、義、禮、智、信畫廊及旅游文化墻,提醒村民和游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黃金地點建設文化小廣場,讓老百姓茶余飯后能夠有休閑娛樂的文化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村還在村部建設了農家書屋,切實解決了廣大村民“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書屋不僅經常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閱讀活動,還定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這里已經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紅色‘充電站’,更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新課堂’。”書屋管理員這樣說。
隨著遼寧省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溝域文化旅游掀起了發展的熱潮,遼寧溝域文化旅游的發展速度位列全國第二,年增長30%至40%,溝域文化旅游正成為遼寧旅游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濱海文化旅游帶獨具魅力
遼寧省瀕臨黃海、渤海,海岸線長達2000多公里。2009年,濱海大道開通,把原本零散的景點景區串聯起來,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遼寧濱海文化旅游帶。
大鹿島村隸屬遼寧省東港市(縣級市)孤山鎮,是遼寧濱海文化旅游帶上的一顆明珠。這里青山碧透、海水湛藍,具有典型的北國海島風光。景區由碧濤萬頃、銀灘拾貝、海礁奇觀、燈塔聽海、休閑娛樂、生態濕地六大游覽區數十個自然、人文景點組成。
“這里有甲午海戰遺存、鄧世昌雕像、毛文龍碑亭等,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教材’。大鹿島依托甲午海戰主戰場等歷史遺址、傳統民俗文化,不定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民俗文化體驗活動,以‘旅游+’的模式形成了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高度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大鹿島村副書記王德武表示。
近年來,遼寧省政府著力推動6個濱海城市合作發展濱海文化旅游。根據相關政策,遼寧省政府整合了沿海旅游資源,建設都市休閑、濕地生態、海島旅游度假、濱海景觀、溫泉療養、邊境旅游等多個功能各異、特色突出的旅游功能區,形成以海岸線為軸的濱海文化旅游走廊。
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相關負責人說,今年,遼寧在鄉村文化旅游方面取得全新突破。其中,《遼寧鄉村旅游線路手冊》于3月印發,公布了18條精品旅游線路,貫穿遼寧省14個市的174個旅游目的地,并將沿途的美食、文創產品大量收入其中。除此之外,遼寧在推動鄉村旅游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方面做出積極探索,深入挖掘、分析鄉村旅游資源優勢,開發“鄉村旅游+文化、農業、手工業、體育運動、醫療康養”等多種產品,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推動文化、旅游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為游客提供更多精品鄉村旅游產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