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中越跨境旅游合作新天地
9月15日,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試運營啟動儀式舉辦。儀式結束后,試運營首發團成員通過游客往來通道查驗點跨境到對方一側,參觀游覽德天瀑布、板約瀑布,體驗一日游兩國。
各司其職 攜手推進
合作區位于中越邊境,其中,德天瀑布位于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大新縣碩龍鎮德天村,與之緊鄰的板約瀑布則位于越南境內。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全域旅游促進處處長莫志東介紹,合作區是在中越兩國高層領導的高度關注以及中越兩國相關部委的支持和指導下,中國廣西與越南高平深入合作、共同推動的項目,是我國第一個跨境旅游合作區。
2015年11月,中越兩國政府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關于合作保護和開發德天(板約)瀑布旅游資源的協定》,雙方同意設立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2022年11月,中越兩國聯合聲明指出,努力推動德天(板約)瀑布盡快面向兩國游客試運營,打造跨境旅游和綠色旅游典范。
為加快推進合作區建設,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成立由自治區多個部門組成的中越合作保護和開發德天(板約)瀑布旅游資源廣西方協調委員會,積極有序推進合作區建設。
合作區建設啟動以來,由廣西文化和旅游、外事、公安、邊檢等部門與崇左市政府、大新縣政府等8個單位組成的聯合工作組,與越南高平省進行了多次會談。雙方就合作區封閉式圍網、邊界攔阻帶、游客往來通道、通道查驗點、游客出入合作區持用證件類型、往來合作區游客查驗和購票等事宜進行磋商,并達成了一致意見,為合作區實現試運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全域旅游促進處一級調研員余富華說:“廣西就合作區建設確定了‘從長謀劃、分步建設、盡快啟動’的工作思路,建立了‘主體在市、協調在區、跨國對接、分層推進’的工作機制,按照‘各自規劃、相互銜接’的工作原則,與越方共同商討合作區核心區概念性規劃。”
在多方協力推動下,合作區建設穩步推進。2018年2月,合作區完成了封閉圍網建設。同年10月,德天瀑布景區被評為5A級旅游景區。2019年12月,合作區游客往來通道查驗點、旅游集散中心和辦證大廳主體建筑竣工。2022年12月,連接合作區的周邊交通環境明顯改善,連接合作區的崇左市一級旅游大道竣工通車。
運營管理 探索前行
合作區是我國第一個跨境旅游合作區,在運營管理方面沒有經驗可循、沒有模式可借鑒。經雙方協商,合作區于今年9月15日至2024年9月14日進行試運營。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班華勤介紹,試運營期為1年,主要是考慮到兩國的合作運營需要磨合,需要通過試運營來總結經驗,為以后的正式運營奠定堅實基礎。
試運營期間,合作區僅向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出入境通行證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護照、入出境通行證的游客開放。
首發團導游劉功博說:“試運營期間,合作區實施預約組團、組團限量、限時跨境、團進團出、游覽線路限定的管理模式。”
據介紹,合作區試運營期間,每團最低成團人數5人、上限20人,前3個月每天跨境旅游團數量控制在10個以內。試運營的第4個月起,每天跨境游客人數控制在500人次以內。
首發團游客陳永說:“我們去合作區越方一側旅游,首先要通過‘中旅趣邊關’小程序,提前預約參團。”
游客跨境往來通道實施團進團出通關查驗措施,查驗點于每天北京時間10時開放,15時停止通關查驗,17時前旅游團返回各自境內,旅游團在對方一側游覽不超過5個小時。
試運營期間,合作區越南一側的游覽線路為合作區往來通道查驗點—板約瀑布旅游景區—板約酒店及風味餐館—合作區往來通道查驗點,越方收取的門票價格約為人民幣21元/次/人。
劉功博說:“對進入對方合作區的每個旅游團,中越雙方負責各安排1名專職講解員(或領隊)全程陪同,并由組團方統一收集保管游客證件。前往越方游覽的我國游客要遵守有關旅游規定,文明旅游,尊重越方的民族民俗習慣。”
合作共贏 共促發展
合作區是我國持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體現,是廣西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苗慶旺在合作區試運營啟動儀式上表示,將以合作區試運營為重要契機,積極發展跨境旅游合作,深入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中越邊境經貿合作、文化旅游交流。
越南高平省人民委員會副主席鄭長輝表示,合作區的開放運營,將進一步促進越中旅游合作,增進兩國邊境地區民眾友好往來,推動越中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發展和深化。
為助推合作區的建設,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還出臺了《關于支持崇左市建設國際邊關風情旅游目的地的意見》,從加快推進旅游產業升級、開發邊關特色旅游產品、推進旅游與多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水平、加強旅游合作和品牌推廣、強化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六方面提出22條措施,支持崇左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打造“壯美邊關”品牌。
崇左市副市長黃覃梅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提升合作區交通便利化水平,把合作區與明仕田園、花山等周邊熱門景區景點連點成線,增開高鐵站至合作區的旅游大巴。優化提升合作區服務運營水平,完善沿線的旅游基礎設施,加大宣傳推介力度。
大新縣縣長覃萬寧表示,大新縣將以合作區運營為契機,整合開發全縣文化和旅游資源,加快推進建設現代化邊疆文化旅游名城。
廣西民族大學中國—東盟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長劉宏盈表示,合作區的建成開放,不僅開辟了中越跨境旅游合作的新天地,為兩國的旅游合作發展創造新機遇、注入新動力,還為我國探索和其他鄰國建設跨境旅游合作區提供了可循的經驗和可借鑒的模式,這對于進一步推進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有著積極意義。(鄺偉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