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為現代化注入思想動力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儒家文明產生之后,以其強大的感染力深刻影響了周邊的國家和地區,在東亞地區形成了以儒家文明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圈”。如今,現代化是世界發展的歷史潮流,實現現代化是各國發展普遍面臨的歷史任務。儒家文化對東亞現代化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9月26日,由山東社會科學院、山東大學、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主辦的尼山世界儒學高峰論壇舉行。論壇聚焦“儒家文化圈與東亞現代化”主題,40余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共同探討儒家文化對東亞現代化的重要價值。
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袁紅英指出,舉辦尼山世界儒學高峰論壇,是傳承弘揚儒家文化、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舉措,是一場文明之約和思想盛宴。
山東省政協黨組成員、省社科聯主席唐洲雁指出,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向往的發展目標,實現現代化必須根據各自國情走好自己的道路。儒家文化的思想沃土孕育并影響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形成和發展,伴隨儒家文化圈在東亞的發展壯大,儒家思想正在深刻影響東亞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東亞現代化實踐發展也為儒家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要拓展研究視野,深入挖掘闡釋儒家文化的時代價值;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持續優化儒家文化圈學術生態;講好“東亞現代化故事”,貢獻“儒家智慧”。
“舉凡成功的現代化道路,無不深深植根于各自的歷史傳統和現實基礎,受到自身文化積淀的深刻影響。”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黨委書記朱瑞顯說,近代以來,在中西文明的遭遇和對撞中,儒家文化以舊邦新命的創新精神和自強不息的強大生命力,成為支撐東亞國家現代化的內驅力,創造了享譽全球的“東亞模式”和“亞洲奇跡”。中國式現代化,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既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又重視與其他文明相互借鑒,在交流互鑒中共同進步。
“東亞現代化最深厚的精神支柱是儒家文化提供的。儒家文化的一系列理念,為現代化的發展實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資本、精神基礎和必要的穩定社會環境。”全國政協常委、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學典認為,“有教無類”的儒家思想,體現了東亞儒家文化對教育的高度重視,這為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資本,也是經濟騰飛的重要基礎。
北京大學哲學系人文講席教授安樂哲認為儒家“和而不同”理念是一種包含在關系公平核心價值觀中并實現多樣性的包容性多元主義,可以替代支離破碎的相對主義。韓國國立安東大學終身教授李潤和探討“‘人倫日用’和‘天下歸仁’及其現代意義”,認為“天下歸仁”命題可以成為反省霸權主義,建立普遍性、兼容性、共生性世界體系的重要思考的基礎。
通過圓桌論壇對話,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東亞現代化大都建基于豐厚肥沃的儒家文化土壤之中,崛起于儒家文化傳承發展的良好氛圍之中。中國式現代化更是用雄辯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隨著東亞地區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全球范圍內現代化程度的加深,危機和挑戰也不斷涌現。如何保持現代化進程的穩步推進,實現最廣大人民的福祉,是考驗東亞乃至全世界的重要課題。于此,儒家思想可以也應該發揮其獨特的現代價值,為東亞現代化乃至世界現代化不斷注入強勁的思想動力。
閉幕式上,發布了《世界儒學尼山倡議》《近十年儒學發展狀況》《尼山世界儒學高峰論壇學術總結》等系列重要成果,會后還將在國際儒學專業集刊《國際儒學論叢》等刊物以專題、專欄等形式刊發會議成果,編輯出版會議論文集,全方位展示、推廣論壇思想成果,擴大學術影響力。閉幕式還舉行了《國際儒學論叢》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
據悉,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首次設立尼山世界儒學高峰論壇,創新完善“主論壇+N場分論壇+系列文化體驗”舉辦體系,旨在突出儒學特色,豐厚學術底色,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8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