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調解工作會議:覆蓋城鄉和重點領域的調解組織網絡基本形成
光明日報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王金虎)“截至目前,全國人民調解委員會發展到69.3萬個,建立律師調解工作室(中心)1.3萬個;調解員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現有人民調解員317.6萬人,其中專職人民調解員41.2萬人。”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聯合召開的全國調解工作會議指出,近年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充分發揮調解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基礎性作用,覆蓋城鄉和重點領域的調解組織網絡基本形成。
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矛盾糾紛化解方式,調解是“楓橋經驗”的直接體現和生動實踐。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人民調解組織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494萬件,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訴前,有力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
為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實質化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會議強調要把矛盾糾紛實質化解作為根本任務,緊盯基層,抓好鄰里、婚姻家庭、山林土地、房屋宅基地、征地拆遷等與基層群眾密切相關的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醫療、道路交通、勞動爭議、物業等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工作,繼續向消費、旅游、金融、保險、知識產權等重點領域拓展;抓好涉企矛盾糾紛化解,發揮企業調委會和各類商會調解組織作用,幫助企業防范風險、化解矛盾等。
近年來,各地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對矛盾風險的動態智能感知、科學精準分析。通過充分運用新載體新技術新手段推進調解工作創新發展,比如開辦電視調解欄目、研發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為加強調解員隊伍建設,會議強調,要按照《關于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盡快實現村(社區)、鄉鎮(街道)調委會等專職人民調解員應配盡配,從退休法官及其他政法干警、各類法律服務工作者、社會專業人士中選聘人民調解員。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1日 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