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出圈”招數多 賦能文旅走新路
在網絡時代,流量也是生產力。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以流量為抓手激發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價值,更有著“四兩撥千斤”的效應。當然,城市走紅,既有互聯網傳播的偶然因素,也是城市綜合實力、發展理念、文化底蘊、治理溫度等多重因素相互支撐、共同形塑的結果。因此,漲潮時,積極冷靜應對,借勢提升城市關注度、知名度和影響力;退潮時,要蓄力修煉內功,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和城市公共服務水平。當一座城市扎扎實實將各項工作做細做到位,“出圈”也只是時間和機遇問題。
隨著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多元化,激發游客出游的觸點越來越小,一頓美食、一場音樂節,都能促成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8天,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在眾多旅游目的地中,四川成都、陜西西安、山東淄博等“網紅”城市頗受青睞,成為眾多游客出游首選。那么,這些“網紅”城市是如何“出圈”的?為了延續熱度,“網紅”城市又做出了哪些努力?
充分挖掘自身特色 以差異化、個性化推動城市“出圈”
傳統文旅市場上,城市“出圈”主要靠先天的知名景點或是自帶的文化IP。但如今的“網紅”城市,卻有著非同一般的“出圈”新方式。今年3月,山東省淄博市憑借“小餅烤爐加蘸料”的燒烤三件套,上演了一出現象級“出圈”。統計數據顯示,淄博僅3月接待游客就超過480萬人次,同比增長134%,旅游收入增長60%。
淄博之所以“出圈”,靠的不只是燒烤。業內專家認為,淄博燒烤現場幾千人邊吃燒烤邊唱歌的場景產生了規模效應,極易感染消費者。而這種場景以短視頻的形式傳播時,也就成為了大眾向往的新型體驗方式,讓人們的幸福感得到釋放,形成了奇觀效應,甚至成為一種城市符號。
當然,要想延續社會關注熱度,離不開政府的快速反應和大力支持,淄博燒烤走紅后,淄博市政府部門的“順勢而上、主動作為”成為不亞于特色燒烤的另一道城市風景。
例如,城市“出圈”沒多久,淄博市政府就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設立淄博燒烤名店“金爐獎”、成立燒烤協會、發布淄博燒烤團體標準等,意在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宣布舉辦淄博燒烤節,擬定3月至11月為“淄博燒烤季”;發放25萬元燒烤消費券、打造“淄博燒烤+”特色文旅主題產品,設計推出一日游、兩日游線路,實施景區門票減免優惠政策和景區“免費開放日”活動。此外,淄博文旅部門還走進燒烤專列開展推介活動,市文化和旅游局帶領區(縣)文旅局以及熱門景區代表向乘客推介文旅資源。
今年5月,一項名為“貴州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的村級足球比賽打響揭幕戰,至7月29日決出總冠軍,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其相關內容全網瀏覽量超300億次,火出了圈,被網友稱為“村超”。其實,比村超還先火爆起來的是“村BA”。2022年,在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村的籃球賽,憑借萬人級的觀眾規模和不輸美職籃的賽場氛圍,走紅網絡。隨著“村超”和“村BA”的火爆“出圈”,在日前舉辦的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貴州“村超”還與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鄉村鏈接世界,貴州“村超”引起全球矚目。
憑借“村BA”和“村超”出圈的貴州,主打的是反差感。戶外露天的比賽場地、村民自發組建球隊參賽、用活蹦亂跳的家禽家畜作為獲勝隊伍的獎品……這些配置相較于專業賽事只能用簡陋來形容,但現場里三層外三層圍滿觀眾的比賽氛圍,完全不輸于美職籃總決賽現場。各種接地氣的元素,無一不在強調貴州的獨特氣質,也向大眾展示了貴州特色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吸引了眾多外地游客。
依托優質活動賽事 持續豐富城市內涵
城市“出圈”不是一個靜態的結果,而是一個與時俱進、變化創新的過程。網絡時代開放包容的特質,決定了城市符號可以被注入更多元素,有更多玩法。從淄博、貴州“出圈”經歷不難看出,當下的城市“出圈”,靠的是極具本地特色的差異化記憶點。面對這種發展形勢,四川成都等老牌“網紅”城市也紛紛發力,在原來已頗具知名度的基礎上積極尋找新的切入點。
近日,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簡稱“成都大運會”)在成都圓滿結束。4年精心籌備,一朝精彩呈現。經由成都大運會,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展現于世人,作為東道主的成都也收獲了自身成長,再度“出圈”,成為人們討論和關注的熱門城市。
大型體育賽事的意義,更在賽場之外。體育大賽是城市天然的“推廣人”,一部大型賽事史也是城市的“出圈”史。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面向世界做了推廣。
在大運會博物館里領略大運風采,在體育場館內揮灑汗水,在公園綠道上運動起來……成都大運會雖然已經落幕,但城市的運動氛圍卻持續升溫,市民運動熱情高漲。借著大運會的熱度,今年雙節期間,成都推出了后備箱集市、文化展示、旅游互動、農事體驗等各類活動300余場,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群眾耳目一新。在交子百業園、親子牧場、大運公園、錦繡水韻等特色公園,成都還設置了多個戶外音樂點位,邀請藝人進行音樂表演,營造綠道音樂新場景。
順應時代潮流 深挖文化內涵 豐富城市IP
對城市來說,打好文化這張牌,帶動的不僅是旅游業、服務業的發展,也能為產業發展升級提供新契機,為地方帶來更多機遇和可能。在推動城市“出圈”上,陜西西安、江西南昌等城市選擇順應時代發展新潮流,持續深挖文化內涵,創新豐富城市IP。
根據攜程發布的《中秋國慶旅游總結報告》,西安繼續穩居國內十大熱門旅游目的地城市,“十一”假期西安整體旅游訂單量同較去年增長261%。談及西安的“網紅”景點,大唐不夜城是繞不開的話題。2018年6月,原本可以行駛機動車的大唐不夜城路段被徹底改為步行街。同時,伴隨著各短視頻平臺的傳播,大唐不夜城在近些年成為西安的一處網紅打卡地。如今,每當夜幕降臨,“不倒翁”“石頭人”“唐代仕女”等行為藝術開始上演,吸引大批游客。今年雙節期間,陜西各大文旅景區、博物館、商圈、步行街人氣爆棚,大唐不夜城更是成為全國最熱街區之一。
西安的持續“出圈”、創新表明,成功的城市IP,需要在傳承自身傳統文化的同時長期、持續地打磨和塑造。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城市IP形象,從早期的“唐妞”到后來的“唐富貴”,再到借力《長安十二時辰》《長安三萬里》等熱點,衍生出一系列文旅產品,使不同人群在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新鮮感。可見,城市IP的打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長久深耕城市特色,不斷做好新產品、做出新業態。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雙節期間,目的地為南昌的整體旅游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655.1%,跨省旅游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699%,從北京、上海、武漢、長沙等城市發往南昌的火車票,節前早早售罄。
近年來,南昌結合“文旅融合+數字經濟”理念,推進對滕王閣IP的多輪次改造。2022年啟動的“王者榮耀X滕王閣數字文旅計劃”,借數字技術為歷史文化注入了現代活力,今年還發行滕王閣的數字藝術藏品。這些打破常規的做法,讓這個極具影響力的IP符號時刻保持新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南昌也做足了引流文章,打造了“演唱會+旅游”模式,吸引眾多粉絲前來觀看,推動城市“出圈”,引發文旅消費新爆點。(本報記者 張 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