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職業傷害保障
本報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李丹青)記者從今天人社部召開的2023年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去年7月1日,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在部分地方、部分平臺企業啟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以來,制度覆蓋穩步推進。截至今年9月,累計有668萬人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范圍,試點對象總體做到應保盡保。
人社部工傷保險司司長鄭玄波透露,試點工作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海南、重慶、四川7個省市的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4個行業開展,涵蓋了曹操出行、美團、餓了么、達達、閃送、貨拉拉、快狗打車7家平臺企業,“試點總體運行平穩有序,也取得了積極的階段性成效”。
同時,保障功能有效發揮。一年多來,試點省份累計做出職業傷害確認結論3.2萬人次,支付職業傷害保障待遇共計4.9億元,切實保障了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權益,特別是對重大傷亡事故兜底保障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同時,也分散了平臺企業經濟風險,對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鄭玄波說,試點范圍內的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如果不幸遭遇事故傷害,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及時點擊手機APP中的“一鍵報案”,拍攝事故現場照片留作證據,并保存好就醫過程中產生的診療票據,以便更加方便快捷地接受職業傷害保障服務。
“為更好維護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參保權益,近期我們將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等全國統一服務入口,推出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參保信息查詢、日接單情況查詢和平臺服務機構查詢等服務,后續我們還將進一步推出待遇給付申請受理、職業傷害確認、勞動能力鑒定、待遇發放、辦理進度等服務,歡迎大家關注和使用。”鄭玄波說。
下一步,人社部將指導試點省份和平臺企業穩妥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有序做好參保登記、職業傷害確認、待遇支付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同時,聚焦在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更加公平、制度更可持續、服務更加便捷、責任更加清晰上持續發力,認真總結試點的經驗做法,研究擴大試點的思路,為職業傷害保障在全國推開奠定扎實的工作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